数学实在论的语义分析及其意义——从弗雷格的语义分析谈起
本文关键词: 弗雷格 语义分析 语义学 数学实在论 实在论者 数学哲学 数学对象 数学本体 概念词 数学知识 出处:《哲学研究》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基金】:山西省留学基金项目“数学真理困境的出路——语境实在论”(编号0605502) 山西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数学实在论的语义分析”(编号0709066)的资助
【分类号】:B8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贵春;;语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贾国恒;;摹状词与专名的关系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霍书全;;关于条件句的蕴涵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朱跃;意义与客观世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田然;;弗雷格、罗素和斯特劳森的指称论对比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李丽;孟祥妲;;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7 余俊伟;试论弗雷格的指称理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张燕京;弗雷格思想论析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张汉生;专名与摹状词关系略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李睿红;张存建;;弗雷格关于“真”的思想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华;;解读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语言转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江怡;;胡塞尔是如何反对心理主义的?——对《逻辑研究》第一卷的一种解释[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俞颖杰;;论“达米特纲领”中的证明概念[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王路;;逻辑真理是可错的吗?[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3 赵丹;量子测量的语境论解释[D];山西大学;2011年
4 马亮;论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6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7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倪胜;《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9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行宇;论达米特反实在论的路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晓敏;引起合同纠纷的歧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雨;蒯因逻辑真理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宋禄华;乔治·米勒的认知意义论[D];山西大学;2011年
6 康志宇;模糊性问题的语境论解释[D];山西大学;2011年
7 赵向革;弗雷格逻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孟庆超;汉语语义的价值承载物和模式[D];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
9 郑允;试析弗雷格的概念论与意义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10 王汝坤;动画世界——图画、语言与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闯;;弗雷格之谜和信念之谜的关联主义解决方案[J];哲学研究;2010年01期
2 康仕慧;;达米特的直觉主义数学哲学观——访英国哲学家、牛津大学哲学系迈克尔·达米特教授[J];哲学动态;2006年11期
3 陈桃林;王晓刚;蒋灿;陈煦海;许海燕;;孤独与独处的语义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8期
4 刘周全,张洪波;弗雷格的语言逻辑思想[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郭云飞;;基于词汇语义学理论的英语同义词误用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黄华新;塔斯基与弗雷格的求真方法之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王鸿良;指示词、专有名词及其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8 王路;弗雷格关于意义和意谓的理论[J];哲学研究;1993年08期
9 吴锵,陈亚军;对弗雷格《论意义与所指》中“=”的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翟玉章;弗雷格的两个区别及其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运鹏;;弗雷格的“真”[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张燕京;;论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基本路径[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王路;;弗雷格论概念和对象[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5 王路;;弗雷格论思想和思想的普遍性[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6 王美娟;;矛盾修辞法的语言学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柴生秦;;论弗雷格的同一性难题[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8 王路;;意义理论[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符征;;迈蒂的数学自然主义立场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张利芳;;论预设的可废除性和投射问题[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数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韩兴德;新视角下的语义学[N];光明日报;2005年
3 迟晓春 译;第一生命联合IBM 共同研发语义分析解决方案[N];中国保险报;2010年
4 樊洪业;科学精神的历史线索与语义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2年
5 樊洪业;科学精神的历史线索与语义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2年
6 刘仁;“语义分析”升级专利机器翻译[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7 樊洪业;科学精神的历史线索与语义分析[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9 张积玉;数学的歌唱[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杨孝文 任秋凌;人类“走出非洲”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薄谋;新弗雷格算术的一致性和解释性[D];复旦大学;2011年
2 康仕慧;语境论世界观的数学哲学[D];山西大学;2010年
3 刘杰;论数学真理困境及其实在论出路[D];山西大学;2009年
4 何朝安;涵义的形而上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郭建萍;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吴平;汉语部分句式的形式语义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程瑞;当代时空实在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周允程;第一人称信念的哲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马亮;论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余继宏;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家具形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书建;浅析弗雷格的“真”概念—从实在论的观点看[D];复旦大学;2012年
2 冀婷婷;法律语言模糊性的语义学和语用学视角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海波;语言游戏论与自然语言量化结构[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刘立门;弗雷格真之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贺立维;论弗雷格的算术哲学[D];中南大学;2012年
6 邢宣宇;基于主题会话的语义分析工具的研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熊斌;弗雷格意义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赵向革;弗雷格逻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慧;弗雷格的真之理论困境及其解决[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14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51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