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现代逻辑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关键词: 传统逻辑 现代逻辑 逻辑教学观念 逻辑教学改革 出处:《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世纪末 2 0世纪初产生的数理逻辑引发了逻辑学领域内的伟大革命 ,并且代替传统形式逻辑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础科学。在基础的广泛性、应用的普遍性以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逻辑思维素质和能力等方面 ,传统形式逻辑跟数理逻辑不可同日而语。因此 ,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现代逻辑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基础课程
[Abstract]: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 the mathematical logic caused a great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logic, and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formal logic as the basic science of modern science. In the aspects of universality of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logical thinking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raditional formal logic and mathematical logic are not comparable. Modern Logic should become the Core course and basic course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政治理论教学部
【分类号】:B8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金蓉;试论物理假说之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刘兰林;疠气学说创立基础及发展迟滞的原因[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刘汉忠;物理学的两种“决定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冯江;试论教练员的影响力管理[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6 许建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的新导向——新颁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评介[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7 周北海;概称句本质与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孙伟平;科学进步的两翼:逻辑与直觉[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9 孙伟平;论逻辑思维的功能与局限性[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10 孙伟平;关于假说的形成过程、方法及原则的探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巧慧;黄斌;;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现实性[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纯成;;科学活动中利益冲突的形式、诱因、控制和防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四化;葛宇宁;;从对集合论悖论的剖析看制约逻辑的客体性[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武际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7 冯辉荣;罗仁安;;刍议力学史与方法论融入工程力学教学的做法[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6 范领进;知识价值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郑常祥;玉米二环系源杂交种亲本选择及其相关系的SSR分子标记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8 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复旦大学;2004年
9 达哇;藏传因明思维逻辑形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王志捷;贺麟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芳;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宋荣;反常与理论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磊;论高等物理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金华;论康有为的科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汉辉;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谭劲松;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时弘;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D];河南大学;2002年
8 王华英;美与自然科学发展[D];广西大学;2002年
9 刘柏林;论网络道德建设[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苏国辉;论科技进步对思维方式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炳元;;从教学实践看高师院校文科逻辑学教学改革[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刘新文;;皮尔士存在图的形式推演系统[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刘卫花;;论蒯因“本体论承诺”及其价值[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朱建平;;逻辑史的参照系应当是整个人类思想史本身——从康德、黑格尔、胡塞尔被邀约至逻辑史名人堂谈起[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5 许锦云;;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逻辑教学改革[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李斌;;回归生活中的本意——直言命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及其含义比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6期
7 谭智奇;;探析逻辑哲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J];传承;2011年21期
8 陈涛;;关于同一性陈述的思想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S1期
9 李包庚;何向东;;论当前我国逻辑学教育的改造——兼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种可能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刘明元;陈治龙;;从谓词逻辑的观点看传统词项逻辑推理中的空词项[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壮虎;;既严密准确,又通俗易懂——评晏成书著《集合论导引》[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2 杜国平;;形而上学体系的逻辑构造[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3 苑玉成;;师专中文专业逻辑教学改革研究[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4 李永铭;;逻辑学的走向[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培育;;逻辑与生活[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晋荣东;;现代逻辑的理性观及其知识论根源[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7 诸葛殷同;;向现代逻辑前进——介绍论文集《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8 胡浩;郭泽深;;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召开[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9 ;现代逻辑联合专业委员会成立[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10 袁正校;张忠义;;从现代逻辑的观点看“侔”式推论[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跃春;现代逻辑学及其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04年
2 沈跃春;繁荣和发展逻辑科学[N];安徽日报;2007年
3 ;中国逻辑学:回顾、反省与前瞻[N];光明日报;2003年
4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胡泽洪;哲学逻辑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8年
5 华东师范大学 冯棉;逻辑科学,将充满活力[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晋荣东;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N];光明日报;2006年
7 陈波;逻辑学与理性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8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9 黑龙江大学 宁莉娜;论逻辑方法拐点上的哲学动因[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张建军;真正重视“逻先生”[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2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娄永强;信息流理论的逻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日根巴图;批判性思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冯彦波;金岳霖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闫坤如;“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D];武汉大学;2003年
4 甘进;新近中国逻辑研究状况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5 王爱凤;从逻辑视野看罗素的真理观[D];山西大学;2008年
6 孙华程;言说的逻辑与沉默之域[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于宇;试析蒙太格语法[D];西南大学;2007年
8 徐育;逻辑规律作用探析[D];山西大学;2010年
9 杨军;弗雷格求真思想的启迪[D];山西大学;2006年
10 陈君红;殷海光逻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8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51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