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关于开展逻辑社会学研究的构想

发布时间:2018-05-03 17:44

  本文选题:社会学研究 + 逻辑学发展 ; 参考:《哲学动态》1997年07期


【摘要】:关于开展逻辑社会学研究的构想张建军(南京大学哲学系210093)近年来,遵循逻辑研究现代化和与国际逻辑研究水平接轨的战略目标,我国逻辑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逻辑学在我国社会中的趋冷状况却日益严重。即使在当前人文学科研究的社...
[Abstract]:Zhang Jianju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Nanjing University, 210093) in recent years, following the strategic goal of modernizing logic research and connecting it with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logic research, China's logic cause has made significant historical progress. This is obvious to all. However, logic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our society. Even in the current study of humanitie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吉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观探析[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2 臧宏;;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栗洪伟,李世杰;中国实证哲学近现代意义滤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艳萍;东秀萍;;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转识成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刘海江;;实践与哲学基本问题——论冯契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李芬芬;;从辩证逻辑探析和谐思维[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7 于希勇;车广吉;;在爱智中育德[J];中国德育;2007年07期

8 涂波;庄子思想的自我主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成云雷;冯契理想人格学说对中国哲学传统的继承及其方法论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2期

10 靖国平;论智慧的涵义及其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臧宏;;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霍子文;郭义军;;新时期里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道路——运动训练文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臧宏;;谈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童中平;随处体认天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黎琼锋;导向美好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保权;转型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伟;培育个体生命自觉[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泽树;闲先圣之道[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肖志珂;张君劢论德与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浩;严复思想与近代中国哲学转型[D];湘潭大学;2001年

5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6 朱丽;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俊群;论蔡元培的自由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魏明;论冯契的本体论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新建;“三个代表”概念阐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梦飞;金岳霖意念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迪;;逻辑推理在法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2 朱松峰;;从逻辑到生活——海德格尔的教职论文探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3 何雄飞;;“林爷爷”的两个坏逻辑[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8年12期

4 杨宇;;电视剪辑艺术的核心要点[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5期

5 乔倩;;汉语言理性认识激活的必要性——《现代汉语》对英语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宋燕;;穿越者的历史[J];学习博览;2011年07期

7 向沁;;浅谈民间叙事与人类原始心灵建构的逻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8 四叶草无法忘记;;《爱丽丝梦游仙境》 逻辑无效 快乐无限[J];男生女生(银版);2010年05期

9 胡泽;;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对高校逻辑学科发展现状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张满胜;;英语中比较对象的一致性问题(1)[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文彬;杜志刚;贾万鹏;付志刚;;邯钢钢卷喷号机数据传输逻辑时序分析与改进[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路;;逻辑与形而上学[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石春晖;赵战生;;认证协议安全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4 章真;曹云娟;;模糊集论形式公理化初探[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徐锐;;设计安全协议[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励杭泉;张晨;;高分子物理教学之我见[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7 陈慕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数理逻辑[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蒋艳兰;;利用微机保护装置实现母联开关保护及自动投入功能[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王雨田;;逻辑要现代化还是要唯演绎主义化?——略评唯演绎主义[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耿琳;;逻辑自考试题质疑[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巍;自己的逻辑 自己的顺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2 本报记者 徐旭红;一个企业五十五年成长的逻辑[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王健平;不能缺少人文逻辑[N];浙江日报;2004年

4 上海财经大学 郝云;金融逻辑的过度演绎需要道德规制[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胡少勇;问责制,确认“国家逻辑”[N];中国水运报;2004年

6 木一;颠覆当代穷人逻辑[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志灵;“信网”成功的逻辑还是植根于“信访”[N];检察日报;2010年

8 李军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收藏的逻辑与创新的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高金祥;LSI逻辑助步步高进入DVD录像市场[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10 本报观察员 丁永勋;权力逻辑不清,官员“雷语”不断[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卢向国;民本的逻辑[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李伟南;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岩;论法律推理中的司法理性[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志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与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常磊;“写实”绘画的形式语言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楼苏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及其逻辑[D];浙江大学;2009年

8 刘永红;政治自由主义发展的逻辑[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尉万传;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王彦斌;权力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蓝国桥;“逻辑—心理”结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姚胜南;集体行动的逻辑[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世明;关于和谐社会探索的历史与逻辑追踪[D];山东大学;2006年

4 高强;虚拟社区个体行为逻辑的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关娜;案件事实认定中的逻辑[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杨如;论科技发展对法律进步的作用[D];中南大学;2002年

7 刘岩峰;“命题”的颠覆与“确定性”的丧失[D];兰州大学;2005年

8 秦华;从“游于艺”看综合人格美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升平;20世纪西方行政价值观的演变逻辑及启示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孙杰;论余华的创作哲学[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39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839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b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