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黑格尔论逻辑学、普通逻辑与辩证逻辑

发布时间:2019-05-13 16:04
【摘要】:黑格尔认为逻辑学的对象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真理的科学。黑格尔认为知性思维、理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是第一阶段,其本质在于认识事物的规定性和差别性,其基本规律是同一律,后者是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其本质在于认识事物的矛盾。黑格尔把他所谓的知性逻辑也叫普通逻辑,也就是人们所谓的传统逻辑。他为了说明普通逻辑的局限性不惜歪曲它的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黑格尔把所谓的理性逻辑又叫思辨逻辑,亦即辩证逻辑。黑格尔并未提供辩证逻辑相对完整的系统,他把辩证逻辑和辩证法混为一谈。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唯心主义的,非科学的,他不应作为辩证逻辑的创始人。
[Abstract]:Heger believes that the object of logic is the form of thinking and its law, and logic is the science of understanding truth. Heger believes that intellectual thinking and rational thinking are two stages of thinking development. The former is the first stage, its essence lies in understanding the stipulation and difference of things, and its basic law is the same, and the latter is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Its essence lies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things. Heger called his so-called intellectual logic ordinary logic, that is, what people call traditional logic.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limitations of ordinary logic, he did not hesitate to distort its basic law, ranking law and sufficient reason law. Heger called the so-called rational logic speculative logic, that is, dialectical logic. Heger did not provide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dialectical logic. He confused dialectical logic with dialectics. Heger's dialectical logic is idealistic and unscientific, and he should not be the founder of dialectical logic.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B811.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佩;充足理由律是形式逻辑的重要规律——与林铭钧等同志并与李先q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7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温纯如;;黑格尔“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思想与列宁的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王成华;批判:哲学史的透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赵建梅,黄世虎;对现行真理定义的几点异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洪礼维;赵光军;;孝伦理与封建中国生产方式的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蔡连玉;“教育规律”与“关于教育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臧宏;;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杨善解;;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与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革命——纪念钱学森倡导思维科学研究三十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丁润生;;阴阳对待和合是华夏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兼谈对立统一规律无助于建构和谐社会[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徐志华;茅丽华;;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6 费珊珊;;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杨清荣;;制度伦理与中国实际[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先国;;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看海派秧歌的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盛作国;;走向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逻辑学[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保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审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霄;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永坤;传统辩证法的解构与批判的辩证法的重建[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吕宗耀;消费餍足性假设下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尚欢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价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魏小换;毛泽东实践观释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商秀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薪;论彭漪涟教授对辩证逻辑理论的新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敏蓉;高中数学课程中向量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于莉莉;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阐释理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荫林;普通逻辑学科体系定位考辨[J];六安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王月玲,张东江;普通逻辑在自学中的作用[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夏国军,肖国华;谈普通逻辑的命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徐磊;负概念的限制及意义[J];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5 王庆军;普通逻辑教学改革与实践[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04期

6 当智才仁;普通逻辑若干问题探讨[J];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7 刘建平,张梅馨;剖析名辩之理 开启智慧之门——与自学考试学员谈普通逻辑学习方法[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赵敏;浅析普通逻辑教学方法[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彭列汉;;高校《普通逻辑》课程的教改思路[J];法制与社会;2006年23期

10 王和金;;《普通逻辑学》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晗宇;吴家国先生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76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476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