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深刻揭示了宗教的本质,辩证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之一,宗教的作用并非完全是消极的,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果片面停留在"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认识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误读。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确立唯物论,倡导无神论,对于正确认识宗教,在处理宗教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正视和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宗教观 和谐社会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BKS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35;A811.6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看待宗教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宗教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琳;;宗教伦理视域下的中国佛教“果报观”[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2 刘小丰;;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秋石;社会主义的宗教论[J];求是;2003年09期
4 叶小文;;改革开放30年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创新[J];中国宗教;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立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意义[N];中国民族报;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吾;;民族、宗教问题与和谐四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孙浩然;;宗教渗透特征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孙浩然;;宗教渗透特征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何虎生;论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政策[J];北京党史;2005年06期
5 戴继诚;;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刍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孙恪廉;王小力;赵文舟;;社会主义与西部少数民族宗教关系回眸[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徐登攀;试论邓小平理论宗教观[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8 孙浩然;;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宗教渗透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冯永昌;;浅析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理论的发展过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10 何启林,李积兰;论江泽民在宗教理论上的突出贡献[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彦卿;陈卫鹏;;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就与经验[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晓朝;;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正视宗教问题——纪念哲学家高清海先生[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李向平;;从“精神鸦片”到“社会资本”——改革30年中国宗教的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沈桂萍;;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瑞斌;普列汉诺夫宗教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喇延真;清真饮食文化及其食品行业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杨合理;论宗教自由的法律保障[D];苏州大学;2008年
4 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D];上海大学;2007年
5 吴向军;宗教与法的关系论纲[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君;宗教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9年
2 黄修建;宗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刘斌;我国藏传佛教财产归属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宏科;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及其对国家政权稳定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业才;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中国化的历程[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自利;新时期新疆伊斯兰教爱国人士的培养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7 周风;宗教自由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于东;伊斯兰教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9 叶蕾;关于大学生对宗教与迷信关系模糊认识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潘欣颂;伊斯兰教和谐思想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素云;罗英姬;;和谐社会要有和谐文化作依托的研究新视角[J];理论界;2008年06期
2 陈文新;;政治资源配置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观察;2007年06期
3 董嫱嫱;;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敏;邓献晖;;论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林磊;赵夫鑫;;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及其现代意义[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张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4期
7 王爱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2期
8 郭艳春;;论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代民族精神建设的指导意义[J];前沿;2009年05期
9 田虹;付建芸;;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10 王小芳;;从传统走向现代——和谐社会中的孝道探析[J];现代交际;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跃进;;合作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企业形式[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袁雪梅;;试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县级图书馆工作的人文关怀[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郁;汪鹏;汪超;;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振芳;;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模式[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玉宗;杨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树信;罗自刚;;和谐管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府诉求[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严宇;;建设和谐社会 机构改革是关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雪珍;;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肖飞;;论社区警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今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牟钟鉴;中国古代的民族观与宗教观[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记者 达叶;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N];果洛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清心;我省西促会发挥积极作用[N];云南政协报;2000年
5 李学军邋严锋;美特使说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N];人民日报;2007年
6 于险峰邋王如 段浩龄;猪吃秸秆炭 省料又“健身”[N];农民日报;2008年
7 记者 余建华;法院要在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陈镌娟邋陈彬煌;发挥宗教积极作用 广泛开展和谐创建[N];厦门日报;2007年
9 龙洁邋记者 周佳璐;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工作积极作用 促进宜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宜春日报;2008年
10 殷元元;市政协召开五届二次常委会议[N];黄山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2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袁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晓曼;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10 李光辉;墨子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丽;从毁灭到拯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运萍;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透明政府[D];山西大学;2006年
3 王智星;中国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6年
4 吕静波;和谐教育的构建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齐锦锦;和谐社会视阈下政府公信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笑蕾;社会主义公平观辨析[D];山西大学;2005年
7 施盛威;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教育公平[D];苏州大学;2007年
8 吴波;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刘洋;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伟欣;和谐视角下的教师教育体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4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