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从信息与智能交互的角度看周礼全先生的四层次意义理论——兼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理论

发布时间:2017-05-16 05:01

  本文关键词:从信息与智能交互的角度看周礼全先生的四层次意义理论——兼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从信息与智能交互的角度来看,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智能主体(cognitive agent,比如人或仿人机器人或具有智能的高级动物)相互交流的工具。自然语言不再是描述现实的静态语言,而是对智能主体的认知状态进行更新的动态程序语言。(van Benthem,2010,p.6)因而,对语言表达式(指专名、通名、摹状词、语句等)的意义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西方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计算语言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共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关键词】语言表达式 四层次意义理论 自然语言 周礼全 智能主体 真值条件 语句 模型论语义 交际语境 抽象意义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语义学研究”(编号10&ZD073)的成果
【分类号】:B81
【正文快照】: 从信息与智能交互的角度来看,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智能主体(cognitive agent,比如人或仿人机器人或具有智能的高级动物)相互交流的工具。自然语言不再是描述现实的静态语言,而是对智能主体的认知状态进行更新的动态程序语言。(van Benthem,20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君;郝一江;;动态谓词逻辑的动态机制[J];哲学动态;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玮远;;“说谎者悖论”的再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王习胜;;“悖论”概念的几个层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孙显元;;悖论和道德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梁义民;罗素关于专名涵义的摹状词理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张绍友,谢元春,夏梦,张萍;论命题逻辑中“真”的判定[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喻敏;;证据学问题的语言哲学初步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7 卢明森;逻辑学与思维科学[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龙小平;试论个体的本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张海峰;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熊立文;“无限全称命题概率为0”问题与归纳概率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定清;;遗传:一种易卜生式的社会批判[A];易卜生创作的生态价值研究:绿色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燕京;;达米特的演绎辩护思想[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王习胜;;论严格的指示词——从逻辑演进的视角看克里普克的观点与张家龙先生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余多星;;克里普克可能世界思想及其哲学意蕴[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2 阎莉;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D];山西大学;2005年

3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魏荣;《公孙龙子》的语言逻辑和本体论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6 李旭东;法律规范理论之重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龙小平;可能世界中的名称和同一性[D];西南大学;2007年

8 贾春华;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韩宇胜;论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刘国锋;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模态实在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美云;辛提卡IF一阶逻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允;试析弗雷格的概念论与意义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6 刘岸;私法上的法律关系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冯彦波;金岳霖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8 郭莉敏;现代俄语简单句的逻辑表达式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荣立武;语言与逻辑——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车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校本网络课程研究与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新民;;语言逻辑视域中的戴维森意义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2 李敬国;周礼全四层次意义理论的方法与特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孙学钧;真理与自然语言[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4 刘新文;周礼全自然语言逻辑思想综述[J];哲学动态;2001年07期

5 陈波;意义理论在逻辑学中的重要地位[J];求索;1989年03期

6 张建军;回归自然语言的语义学悖论─—当代西方逻辑悖论研究主潮探析[J];哲学研究;1997年05期

7 李先昆;关于语义的指称理论[J];思维与智慧;1985年04期

8 王建平;逻辑学关于语境问题的研究[J];哲学动态;1986年10期

9 周振忠;;语义非实在论的语义分析[J];哲学研究;2010年08期

10 李先q;语言、逻辑和语言逻辑[J];哲学研究;198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崇理;;信息时代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特色[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2 陈宗明;黄华新;;从符号学看周礼全先生的自然语言逻辑思想[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3 李先q;;周礼全先生的语用学思想[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4 陈道德;;周礼全先生话语意义理论述评[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5 王柏鹤;;普通逻辑教学亟待加强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6 徐阳春;;从汉语特点看中国古代逻辑[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7 陈筠泉;;追求知识、真理和独创性[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8 张家龙;;弘扬周礼全先生的学风[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9 邹崇理;;广义量词理论对自然语言量化结构的研究[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邹崇理;;一个运用蒙太格语法与广义量词方法分析汉语量化词组的部分语句系统[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波;人工智能 当代逻辑发展的动力[N];光明日报;2000年

2 张春泉;法典理解与语用逻辑[N];光明日报;2005年

3 黑龙江大学 宁莉娜;论逻辑方法拐点上的哲学动因[N];光明日报;2007年

4 熊明辉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从普遍性追求到个性研究的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马雷;传统逻辑研究要有创新思想[N];光明日报;2003年

6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7 林可济;从西方思路到中国韵味[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2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萍;情境语义学的逻辑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顾锋强;蒙太格语法研究述评[D];西南大学;2006年

3 王娟;预设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倪国强;广义量词理论对自然语言限定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向敇;周礼全意义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薛彩霞;试论话语表现理论与动态谓词逻辑[D];河南大学;2008年

7 贾旭涛;语用预设及其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8 陆晓娟;塔斯基的真理论语义学及其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9 郭静;联结词“或者”的逻辑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10 李晋红;语义悖论研究述评[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从信息与智能交互的角度看周礼全先生的四层次意义理论——兼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69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e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