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理宝藏》和《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认识论范畴的义理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2:00
本文关键词:《量理宝藏》和《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认识论范畴的义理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因明源于古印度,为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之一,其传承大致可分为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二支。对于因明这一学说的内在成分,现今学术界个别因明研习者认为因明有辩论术、逻辑学和认识论三方面的内容,认为其核心属于逻辑学范畴,对此还需商榷。按照藏传因明的传统,从研习因明的程序可分为大中小三理路,从因明的内在结构可分为摄类学、心类学和因类学三大体系。本文以藏传因明的心类学作为主体,,运用比较的方法阐明两部因明著作的义理之异同,即《量理宝藏》和《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认识论范畴的义理比较研究。 全文分为所知境、能知心和量识三方面的义理比较。所知境义理比较包括两部因明著作对于显现境和所取境、现前分和隐蔽分、自相和共相及二谛论的理论体系。能知心义理比较包括两部因明著作对于能知心的性相和类别、非量识的类别以及非量五识的理论体系。量识的义理比较包括两部因明著作对于量识的性相、现前识和现量、四现识、意现识和自证现识的理论体系。通过义理之间的对堪和比较,从而揭示两部因明著作关于以上心类要义的异同,梳理两部巨著独具特色的因明思想。本文基于两部巨著的因明要义,以严谨的态度和尽最大的努力,试着忠实的刻画两者的因明思想。
【关键词】:所知境 能知心 量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1-093.51
【目录】:
- 藏文摘要3-5
- 摘要5-6
- 目录6-8
- 正文8-148
- 参考文献148-152
- 附录152-154
本文关键词:《量理宝藏》和《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认识论范畴的义理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7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