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

发布时间:2017-05-24 21:10

  本文关键词: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非形式逻辑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于欧美的一个新的逻辑学分支,它应逻辑要“相关生活”的呼声而产生,至今已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运动。非形式逻辑主要研究日常实际的论证,其核心任务是合理地评估日常论证。 非形式逻辑在研究论证的过程中发现,形式逻辑评估论证的标准是有效性标准,即演绎有效性标准,而这一传统的评估标准在应用于日常论证时困境重重:符合演绎有效性标准的论证其论证方式未必合理,即演绎有效性不是合理论证方式的充分条件;日常生活中合理的论证其论证方式未必都符合演绎有效性,即演绎有效性不是合理论证方式的必要条件。有鉴于此,“有效性”概念有必要被修改以便继续运用于日常论证的评估。非形式逻辑从两个方面修改了“有效性”概念:去除形式逻辑中一部分演绎有效式,缩小“演绎有效性”的外延;增加“有效性”的内涵可能涉及的情况,使其泛指“论证在某个角度来看是合理的”这种性质。 国外学者以修改后的“有效性”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些评估论证的有效性标准——演绎有效性、归纳有效性、实质有效性、非形式有效性、语用有效性、相干有效性、修辞有效性、惯常有效性等。这些标准各有其理却杂然纷呈,整理后可归为四类:逻辑方面的,,包括演绎有效性、归纳有效性;实质方面的,包括实质有效性、非形式有效性和实质相干性;修辞方面的,指修辞有效性;语用方面的,包括语用有效性、惯常有效性和语用相干性。 在有些情况下,国外学者提出的上述标准仍不能对论证进行较有效的评估。要想更好地评估论证还需考虑借鉴其它理论。传统逻辑中论证的预设理论是可资借鉴的理论之一。有关论证预设理论的研究发现,理由律是论证的真正预设,相异律、可能律、质疑律则不是论证的真正预设,仅是对论证提出的要求。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是可用于论证评估的又一理论。由体现“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可以引出评估论证的方式有效性标准和简洁有效性标准。它们分属于语言方面的标准和修辞方面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论证的评估有了五方面的可采用标 准:逻辑方面的,包括演绎有效性标准、归纳有效性标准(前者是严格的评估标 准,后者是宽松的评估标准);实质方面的,包括实质有效性标准、前提有效性标 准和实质相干性标准(实质有效性标准又可分为实质严格有效性标准、实质宽松 有效性标准,前提有效性标准又可分为前提严格有效性标准、前提宽松有效性标 准);修辞方面的,包括修辞有效性标准和简洁有效性标准;语用方面的,包括语 用有效性标准、惯常有效性标准和语用相干性标准;语言方面的,指方式有效性 标准。上述五方面的评估标准是从五个角度对论证进行评估而言的,是电日常论 证的特征决定的。与传统逻辑中用于评估论证的“论证的规则”相比,它们能够 更全面、更细致、更准确地评估论证。 运用新的可采用的论证评估标准,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把论 证评估为正确论证和错误论证、合理论证和不合理论证以及好论证和坏论证— 这是受证者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评估论证的结果.论证的正确与否是采用严格的 标准评估论证的结果;论证的合理与否是采用宽松的标准评估论证的结果;论证 的好坏与否是增加了修辞评估的评估结果。 目前国内对非形式逻辑的研究尚不深入。采用何种标准才能更好地评估日常 实际的论证是一个崭新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课题。
【关键词】:非形式逻辑 论证 评估标准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81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引言9-10
  • 一 论证的传统评估标准面临困境并被修改10-15
  • (一) 论证的传统评估标准10-11
  • (二) 论证的传统评估标准面临困境11-13
  • (三) 修改“有效性”13-15
  • 二 国外学者提出的论证评估标准15-23
  • (一) 演绎有效性15-16
  • (二) 归纳有效性16-17
  • (三) 实质有效性17-19
  • (四) 非形式有效性19
  • (五) 语用有效性19-21
  • (六) 相干有效性21-22
  • (七) 修辞有效性22
  • (八) 惯常有效性22-23
  • 三 可采用的论证评估标准23-31
  • (一) 对国外学者提出的“有效性”标准归类整理23-25
  • (二) 由论证的预设引出的对论证的要求25-27
  • (三) 由合作原则引出的对论证的要求27-28
  • (四) 可采用的论证评估标准28-30
  • (五) “有效性”标准与论证的规则比较30-31
  • 四 论证的评估标准决定对论证的评估31-33
  • (一) 区分正确论证、错误论证的标准32
  • (二) 区分合理论证、不合理论证的标准32
  • (三) 区分好论证、坏论证的标准32-33
  • 结束语33-34
  • 参考文献34-37
  • 后记37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英玲;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静;因明中的过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91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