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14:15

  本文关键词: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弗雷格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弗雷格语言哲学的核心就是他的涵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对语言哲学的一大贡献。弗雷格从事语言哲学研究的切入点是专名、概念词和句子,它们都是语言层面的东西,句子是一个整体,而专名和概念词都是句子的构成部分。语言的本质不在于符号的声音和书写本身,而在于符号所承载的意义。弗雷格透过这些语言层面的东西深入挖掘思想层面的东西,深入探讨了它们的涵义和意谓。研究弗雷格以涵义理论为中心的语言哲学思想,对研究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弗雷格在论述中,区别了符号的涵义和意谓,并阐释了符号、符号的涵义和符号的意谓之间的关系。对于专名,弗雷格认为专名既有意谓,也有涵义。概念词也可以区别出涵义和意谓,概念词的意谓是概念,而不是对象,概念词也必须有涵义,概念词的涵义参与其所在句子的涵义。关于句子的涵义和意谓理论,弗雷格认为:句子的涵义是其所表达的思想,句子的意谓是其真值。句子的涵义是由句子的组成部分的涵义构成的,句子的意谓是由句子部分的意谓确定的。本文从专名、概念词和句子入手,系统研究了弗雷格关于三者的涵义和意谓之思想的成就与问题,继而考察了罗素、塞尔和克里普克对弗雷格涵义理论的批判和继承,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批判性考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就弗雷格涵义理论的成就与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并给出了论证。
【关键词】:涵义 意谓 专名 概念词 句子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1-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导论9-14
  • 0.1 选题背景9
  • 0.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9-11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0.3.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0.3.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0.4 研究方法13-14
  • 第1章 专名和概念词的涵义理论14-24
  • 1.1 弗雷格论涵义和意谓14-16
  • 1.2 专名和概念词的涵义和意谓16-23
  • 1.2.1 专名的涵义和意谓16-19
  • 1.2.2 概念词的涵义和意谓19-23
  • 1.3 本章小结23-24
  • 第2章 句子的涵义理论24-36
  • 2.1 直陈句的涵义和意谓24-25
  • 2.2 从句的涵义和意谓25-35
  • 2.2.1 内涵语境中的从句的涵义和意谓25-29
  • 2.2.2 外延语境中从句的涵义和意谓29-32
  • 2.2.3 复杂语境中从句的涵义和意谓32-35
  • 2.3 本章小结35-36
  • 第3章 对弗雷格涵义理论的批判性考察36-51
  • 3.1 基于涵义理论的描述理论36-41
  • 3.1.1 罗素对弗雷格涵义理论的批判与继承36-40
  • 3.1.2 塞尔对弗雷格涵义理论的批判与继承40-41
  • 3.2 因果理论对描述理论的批判与继承41-45
  • 3.2.1 因果理论的新型理论框架:可能世界41-42
  • 3.2.2 克里普克对涵义理论的批判42-45
  • 3.3 弗雷格涵义理论的成就与历史地位45-50
  • 3.3.1 理论批判的批判45-49
  • 3.3.2 弗雷格涵义理论的成就和历史地位49-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5-56
  • 致谢56-58
  • 作者简介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与专名涵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张明宇;;基于原型理论的名称意义再范畴化[J];天中学刊;2011年04期

3 霍婵娟;;对“意义”概念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4 刘东;;信念语境下的专名意义机制——以“信念之谜”为例[J];唯实;2011年07期

5 翟玉章;;罗素对节俭本体论的追求及其局限性[J];哲学研究;2011年07期

6 陆涓;;论分析哲学理论在专有名词翻译实践中的运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余俊伟;;概念文字的数学背景及哲学意味[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魏燕侠;;论弗雷格的残篇《论逻辑的普遍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陈晓平;;摹状词指称的存在性和语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7期

10 朱耀平;;逻辑主义意义理论的“在场形而上学”根基[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张燕京;;论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基本路径[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王路;;弗雷格论概念和对象[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4 王路;;弗雷格论思想和思想的普遍性[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5 蒋运鹏;;弗雷格的“真”[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柴生秦;;论弗雷格的同一性难题[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7 刘奋荣;;略论弗雷格和皮亚诺对数学基础的研究[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8 王学刚;;量词与字母[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9 张灏;;意义与指称不可兼得——对一种意义理论的批评[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10 陈波;;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及其困境(初稿)[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施行业标准 发展现代邮政[N];中国邮政报;2002年

2 于彤;《邮政用县以上地名和地名简称》标准实施[N];中国邮政报;2002年

3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谭剑;长沙立法治“名”[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杨孝文 任秋凌;人类“走出非洲”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6 本报驻柏林记者 聂立涛;全球通胀率不大可能加速上升[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刘恒涛邋编译;下一站到棕榈滩[N];财经时报;2008年

8 记者 董超文 刘双 通讯员 曾绮玲 虞海霞 实习生 张睿;挖掘保护老地名[N];深圳商报;2010年

9 记者 吴伟锋;使用“妈祖”命名须经市政府审批[N];湄洲日报;2008年

10 聂立涛;德国专家:全球性通胀“可能性不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谋;新弗雷格算术的一致性和解释性[D];复旦大学;2011年

2 郭建萍;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4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何朝安;涵义的形而上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周允程;第一人称信念的哲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7 刘琼;虚构的语言哲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金河钟;殷商金文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何凌霞;《三国志》专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解京;思想与真[D];河北大学;2010年

3 耿志鹏;弗雷格概念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东;从“信念之谜”看专名意义之辩[D];燕山大学;2010年

5 刘立门;弗雷格真之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贺立维;论弗雷格的算术哲学[D];中南大学;2012年

7 熊斌;弗雷格意义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赵向革;弗雷格逻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慧;弗雷格的真之理论困境及其解决[D];山西大学;2012年

10 范贵云;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421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