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中国村民社会化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中国村民社会化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人的社会化等相关概念的基本阐述及解读,分析马克思人学思想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的契合点:现实的人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主体;实践是人实现社会化的基础;需要是人实现社会化的动力;人发展的价值目标与人的社会化的最终价值目标相统一。在对两者契合点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马克思人学思想对实现人的社会化的指导价值:马克思人学思想强调实现村民社会化必须基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人学思想强调实现村民的社会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人学思想强调村民社会化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践;马克思人学思想强调村民社会化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村民目前在实现社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结合对永济蒲韩乡村社区民间自治组织的调研,得出实现村民社会化的可行性路径:提高农业生产、扩大村民社会交往、实现村民合理化分工、丰富村民需求、完善村民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思想 村民社会化 路径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D4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9-12
- 1.1.1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9-10
- 1.1.2 人的社会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10-11
- 1.1.3 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需要实现村民的社会化11-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5
- 1.2.1 有助于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12-13
- 1.2.2 有利于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13-14
- 1.2.3 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与社会和谐14-15
- 1.3 文献综述15-19
- 1.3.1 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15-17
- 1.3.2 关于人的社会化研究17-19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19-21
- 1.4.1 研究对象19-20
- 1.4.2 研究方法20-21
-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概述21-33
- 2.1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21-23
- 2.2 人的本质是基于实践所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3-24
- 2.3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24-26
- 2.4 人的权利包括人作为人的一般的权利26-27
- 2.5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27-29
- 2.6 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目标29-33
-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人的社会化33-41
- 3.1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人的社会化的契合点33-35
- 3.1.1 现实的人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主体33-34
- 3.1.2 人的本质——实践,是人实现社会化的基础34
- 3.1.3 人的本性——需要,,是人实现社会化的动力34-35
- 3.1.4 人发展的价值目标与人的社会化的最终价值目标相统一35
- 3.2 村民社会化进程中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指导价值35-41
- 3.2.1 马克思人学思想启示我们村民社会化必须基于村民的社会关系2836-37
- 3.2.2 马克思人学思想启示我们实现村民的社会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937-38
- 3.2.3 马克思人学思想启示我们村民社会化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实践38-39
- 3.2.4 马克思人学思想启示我们实现村民社会化以村民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39-41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发展中的村民社会化现状与问题41-51
- 4.1 我国农村发展中的村民社会化现状42-47
- 4.1.1 村民社会化的个体天赋条件42-43
- 4.1.2 村民社会化过程中个人潜能的发挥43-44
- 4.1.3 村民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条件44-45
- 4.1.4 村民社会化的社会机构建设45-47
- 4.2 我国农村发展中村民社会化存在的问题47-51
- 4.2.1 村民生产生活实践不全面47-48
- 4.2.2 村民需求层次较低、不全面48-49
- 4.2.3 低层次的需求使得村民社会化实践缺乏动力49-51
- 第五章 实现村民社会化的路径分析51-59
- 5.1 永济蒲韩乡村社区民间组织发展模式描述51-53
- 5.2 从蒲韩乡村民间组织模式中分析实现村民社会化的现实路径53-59
- 5.2.1 发展农业生产力53-54
- 5.2.2 扩大村民的社会交往54-55
- 5.2.3 实现村民合理化分工55-57
- 5.2.4 增强村民实践,丰富村民的需求57-59
- 第六章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波;;马克思人学研究方法论探析[J];理论导刊;2007年02期
2 张海姣;;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历程探究[J];学理论;2010年03期
3 牟正纯;马克思人学思想与中国现实[J];东岳论丛;1999年04期
4 魏传光;;人的“生存实践性”: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和革命基石[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陈曙光;;马克思人学范式革命的体系之维[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杨伟才;;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3期
7 洪波;;马克思人学视野下和谐社会与人的生存和发展[J];求实;2007年07期
8 韩庆祥;;马克思人学的总体图象(上)[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韩庆祥;;马克思人学的总体图像(下)[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张守连;石菲菲;;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现实关照[J];理论界;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杰;;当代中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综述[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 李超;;马克思人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逻辑结构[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钟明华;;马克思人学的现代意蕴[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朱亦一;;“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个人”概念辨析:基于马克思文本的研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庆祥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深耕文本拓展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新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覃正爱;开辟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新视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吴向东;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当代实践的照面[N];中华读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绍兴;马克思人学的革命性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瑛;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构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3 李淑丽;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本质特征与现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彭宗忠;论马克思人学革命[D];燕山大学;2012年
5 夏星帆;论马克思人学视域下中国人尊严的现状与提升[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6 李思华;在个体与类之间—马克思人学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7 张琳;马克思人学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8 王凌雁;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中国村民社会化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周皓;马克思人学观的重新解读——人的矛盾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杨丽娜;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几个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3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0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