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国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研究述析

发布时间:2017-10-10 17:44

  本文关键词:近些年我国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研究述析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恩格斯 正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正义论


【摘要】:近些年我国学者持续关注并积极回应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与正义关系的争论。我国学者在确认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基础上为其做出多重辩护,揭示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的学理结构、实质、特征和规定性等,精细化、多维度地阐发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探研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的兼容性。我国学者在正义问题域中持续发声、大都坚守中国语境,着力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的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的建构,比较、商榷、争论等方式方法广为采用。相关研究的缺憾是,有的文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文本理解欠准确,有的则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的若干维度有所忽略或遮蔽,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尚需加大力度。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正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正义论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正义观研究”(批准号TJZX15-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A81
【正文快照】: 一、近些年我国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研究的缘起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于1971年出版了《正义论》,此时我国尚处在“文革”中期,国内学界知晓此书出版者寥寥,即使知晓,也绝难在国内翻译出版。《正义论》出版转年,艾伦·伍德发表了《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一文,提出存在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青洲;;“实践转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正义观[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段忠桥;;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正义问题[J];哲学动态;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光;;在继承与超越中推动人类文明的升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艳;刘金阳;;近些年我国马克思恩格斯正义理论研究述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05期

2 赵志勇;邵玲玲;;马克思正义观的结构问题研究述评[J];长白学刊;2016年05期

3 王志;;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批判与反思——分析马克思主义重构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局限[J];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07期

4 郭冠清;;回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核心命题的重新解读(下)——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为基础[J];经济学动态;2015年08期

5 陈飞;;马克思正义观的四个层次[J];求索;2015年01期

6 肖政;;试比较马、恩辩证法之观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22期

7 吴翠丽;李佳;;基于批判的超越: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的理论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02期

8 柳平生;;马克思经济正义理论的当代中国解读[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田世锭;;分析方法与辩证方法的兼容——以段忠桥教授的哲学方法为例的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罗贵榕;;马克思正义思想研究述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喻中;;法律思想史上的两次视角转移[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2 吴建华;许祥云;;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飞跃[J];江海学刊;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华;论经济正义[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2 周文华;;正义:“给每个人以其所应得”[J];哲学动态;2005年11期

3 李琦;;正义何以可能——作为解读法律与正义之一种关系的起点的《正义的两面》[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袁峰;;论实现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及其政府职能[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刘贺青;王军;;全球正义研究的兴起及争论[J];江淮论坛;2007年03期

6 李成文;;正义实质之历史渊考[J];天府新论;2007年S1期

7 王望;;正义实质之辩[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刘晓靖;;公平公正正义平等辨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许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义理论研究述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10 龚蔚红;孙一平;;和谐:正义还是超越正义[J];学术交流;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2 杨国荣;;理解正义——正义的历史内涵与正义的超越[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丁利;;社会正义理论:豪尔绍尼与罗尔斯的比较[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俊;;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法理辨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7 于志葵;;创新正义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邱国栋;;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第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探析——基于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通进;作为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正义的原则与策略[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靳志强;正义理论的规范性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郑永奎;简论“经济正义”[N];光明日报;2001年

5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高惠珠 中共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讲师 刘严宁;城市建设彰显“空间正义”[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文长春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独白到对话:动态正义观的确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臧峰宇;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N];光明日报;2011年

9 刘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离不开公正意识的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阿玛蒂亚·森;正义与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魏金华;赫勒正义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3 肖劲草;交换正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鹏;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7 夏纪森;正义与德性—哈耶克与休谟的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罗尔斯正义观及其对实现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浩;休谟财产正义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吴鄂楠;当代西方正义理论的困境与出路[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于琼;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李金齐;技术发展的正义性诉求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孙斯文;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正义[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吴懿倩;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田园;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9 王迪;罗尔斯正义理论及其当代反思[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10 冷建兵;迈向法律的诗性正义[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07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07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c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