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发布时间:2017-10-13 08:02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更多相关文章: 理论自觉 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


【摘要】:我们所应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理论自觉和自信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其根据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集中体现在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区分开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及二者结合的产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自觉和充分自信。勇于和善于以辩证否定的科学态度扬弃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自信的重要表现。
【作者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理论自觉 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
【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11JZD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1;A811
【正文快照】: 理论上高度的自觉和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理论的生命之所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视角探讨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几个问题。一、什么是我们所应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理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运龙;训练观念——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2 李文静;反侦查行为的生成[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罗yN晟;;可视化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5期

4 刘金友;实践是检验司法证明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与何家弘教授商榷[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5 丁峻,项雁,崔宁;论知识创新的认识论基础及思维培育途径[J];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成砚;媒质中的城市空间—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及其在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应用[J];世界建筑;2002年02期

7 邓运龙;认识经验训练 发展理性训练[J];体育科学;2004年09期

8 邓运龙;训练观念的哲学内涵、作用环节和基本内容[J];体育科学;2005年10期

9 李志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3年02期

10 邓运龙;"训法"的内涵属性与变革原则[J];浙江体育科学;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立贤;三大球魅力的价值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白立娟;论改造主观世界[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军;试论主观世界改造中的认识能力的改造[D];湘潭大学;2003年

2 苏春年;论当代军人创新精神的培育[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丽娜;论价值理论在哲学原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D];清华大学;2004年

4 刘三朵;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永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双重属性探析[D];山东大学;2005年

6 赵晓晖;和谐思维方式探析[D];郑州大学;2006年

7 张仕达;论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D];河南大学;2007年

8 胡明;论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卢剑平;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史开松;论刑事诉讼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D];安徽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祥艳;;从党的理论自觉性视角理解科学发展观[J];前沿;2009年01期

2 沈其新;田旭明;;探寻中国特色马克思学的理论自觉意识——马克思当代性研究中的一个“反思”课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5期

3 魏胤亭;;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之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4 王锐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当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6期

5 沈其新;邓学源;张春晓;;论“中国马克思学”创建的理论自觉[J];学术论坛;2009年01期

6 丁祥艳;;提高理论自觉 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J];党政论坛;2008年08期

7 刘示范;“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理论讨论会”综述[J];文史哲;1998年06期

8 张方玉;;“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自觉和实践指向[J];学术论坛;2010年05期

9 吕世荣;马克思关注现实的哲学维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张志明;;理论的自觉:我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演变[J];乡音;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张志明;理论的自觉:我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演变[N];北京日报;2007年

2 本版编辑 陈学明 复旦大学教授 夏禹龙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朱贻庭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赵修义 高惠珠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黄力之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套成熟的核心价值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王琦;加强党的领导 提高执政能力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N];杭州日报;2007年

4 南京大学哲学系 王芳;借镜国外毛泽东研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衡阳市建设局组织人事科科长 刘思俊;提高执政能力重在求真务实[N];衡阳日报;2009年

6 隽鸿飞;学科交叉融合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臧峰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中国语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军;奋斗论[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3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23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