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摘要】: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为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观念层面,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二是经济层面,强调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制度层面,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胡锦涛 资源 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基金】: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重大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ZW2012009)
【分类号】:A8;X2
【正文快照】: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冬青;;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学海;2005年06期
2 王青;李亮;;胡锦涛应对气候变化思想论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陶建格;薛惠锋;;资源环境问题的博弈思考[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05期
4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在“合作共赢 构建和谐”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外资;2007年12期
5 ;温家宝总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强调: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J];环境教育;2008年11期
6 ;贵州省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专辑[J];贵州水力发电;2011年01期
7 杨朝飞;;中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和政策措施[J];中国石化;2007年06期
8 ;《环境保护》携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2008节能减排研讨会[J];环境保护;2008年07期
9 鲁华;;保护环境 优化经济增长[J];今日新疆;2008年11期
10 张通;;加快“两型社会”建设 促进湖北环保创新[J];环境保护;201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润平;郭发红;;推行绿色设计 促进可持续发展[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朱予建;;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毛健全;;燃煤火电厂环境保护[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尚燕丽;;节能减排的标准化需求与发展对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澹台继康;;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葛长青;马兴初;刘其军;;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努力创建“两型”城市[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曲格平;;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及社会调节[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周超平;罗春;蒋湛;马立实;王颖杰;;论环境保护清洁生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9 曹景先;丁宝清;;浅析生态环境监测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10 虞沐奎;徐六一;胡一民;张均;钱滕;;集约经营人工林的环境保护效应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版编辑 弓占维 杜梓 徐国元 李志民 李超英 张利 王宝成 周风臻 武泉 张继平 李永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扬帆;无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N];无锡日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朱佳佳邋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高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N];天津日报;2008年
4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 钱月宝;环境保护是物联网应用的优先战场[N];消费日报;2010年
5 郭薇;更高的要求 更大的力度[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朱佳佳邋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高明;切实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N];经济日报;2008年
7 郭启民;资源节约型企业领头羊[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李良 陈伟;福建政府报告明确指标[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王征国 杨帆;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N];湖南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吴妙丽;打造“绿色浙江”:生产生活更文明[N];浙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梅;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刘凌波;乡镇工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利益博弈探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尹晓波;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联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步娜;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环境保护功能[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傅明先;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蔡芳;环境保护的金融手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彭高旺;促进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彭及;不锈钢冶炼粉尘形成机理及直接回收基础理论和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培育;我国环境立法的反思与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张晓辉;我国生态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雪;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马军惠;中国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王子哲;我国经济和谐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琳;环境税—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7 胡启斌;攀枝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庆保;环境税收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马向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效果评价[D];河海大学;2007年
10 李艳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26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2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