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分析对象

发布时间:2017-10-15 14:3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分析对象


  更多相关文章: 异化理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科技异化 消费异化 生态危机


【摘要】:在马克思首次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后,其追随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沿着这一理论,并结合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理论,对异化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异化和消费异化,其中消费异化更被其认为是当代资本主义中异化现象的根本特征之一。通过对科学技术异化和消费异化的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资本主义的危机理论归纳为生态危机。正如本·阿格尔指出的那样,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已经取代了经济危机,异化消费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现象中的主要代表,它也是造成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
【关键词】异化理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科技异化 消费异化 生态危机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物种消灭等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对资本主义传统的价值观进行反思,一大批学者开始从生态学、政治学、社会学、系统论、女权主义等不同角度去研究和解决资本主义面临的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克岭;牛江伟;;论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扬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传开;余在海;;异化与存在——也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J];哲学研究;2006年07期

3 梁丽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J];传承;2008年18期

4 郑敏;;马克思与萨特异化理论之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周露露;;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看新闻实践活动中的异化现象及扬弃之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6 单伟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2期

7 麦月秀;;也论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从《手稿》和《形态》两本著作来看[J];学理论;2009年28期

8 付巍;;浅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J];学理论;2010年10期

9 李雯雯;高礼增;赵华朋;;浅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的自由的关系[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10 石晓红;;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雯雯;赵华朋;高礼增;;浅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的自由的关系[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姚轩鸽;;异化理论的基本要义初探——兼论异化视域的当代中国问题及其化解之道[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3 赵华朋;王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阈下的异化理论[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王宝玲;;从劳动异化到科技异化——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异化理论的历史关联与差异[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治平;正确解读与解析[N];学习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建青;异化理论与马克思思想的历史目的之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苗爱芳;分歧之辩: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华英;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少雷;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杨康欲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西北大学;2012年

4 王哲;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5 姜春邻;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致思方式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邵煜;扬弃与建构: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异化理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吴洋;人的异化及其克服—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高芳;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辽宁大学;2013年

9 梁举;整体性视域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韩思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37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37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7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