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视角下的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中国梦
本文关键词:逻辑视角下的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中国梦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异化劳动 人与人的异化 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审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劳动者的劳动是贯穿其异化劳动理论四种表现形式的逻辑线索,人与人的异化关系是其异化劳动理论最具本质的表现形式;其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成立的逻辑前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此前提下,异化劳动理论衍推出重要的逻辑推论是关于人的解放。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它对于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即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拒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异化,而拒斥两种异化的核心是拒斥人发展的异化。由此,拒斥异化有效的解决途径是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拒斥人发展的异化,进而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异化。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劳动 人与人的异化 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类号】:A81;D61
【正文快照】: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一书中提出了其异化劳动理论,在其理论中给出了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形式,即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人与人的异化。由此,本文试图在逻辑的视角下着重阐述异化劳动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双;申倩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郭玮;;试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3 来婷婷;;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王俊骏;;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04期
5 王明珠;异化劳动理论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05期
6 韩庆祥;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7 张长征;;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张卓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浅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闵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局限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陈美娟;;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彦峰;;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与共产主义思想[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迪;马克思的劳动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潘文颖;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钰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时代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4 魏小潭;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冉波;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阿木布伟;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7 倪剑;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聪;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构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磊;试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王伟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时代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37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3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