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实践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8 10:39

  本文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实践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 怀特海有机哲学 生态文明 后现代主义


【摘要】:近年来,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目标,这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本文首先论述何为“有机马克思主义”,论述有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与结合,指出两者的结合必然出现两种路径——马克思主义的怀特海式和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者。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一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二是以怀特海为宗师的有机哲学,在两者基础上分享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本文分析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说明无限度的经济增长的神话破灭,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具有反生态性。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现代性,其核心特征是机械世界观。有机马克思主义将生态文明视作替代现代性的最佳方案,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呼唤有根教育,紧密联系学生、学校、教育与自然、社会、实践的血脉,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对自然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创建自力更生的共同体;提出并发展“共同福祉经济指标”;恢复有机农业模式,鼓励古老智慧和新农业技术的结合,保护土壤再生;有机马克思主义视生态文明建设为自己的理论追求和实践追求。再次,本论文探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比较研究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出发点均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落脚点均是为了全人类的发展与共同福祉,研究方法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两者的区别在于,历史背景不同,实现目标路径不同。第二,正确处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有利于整个生物圈的繁荣发展。最后,本论文阐述了新流派的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在学术前沿脉络上的推陈出新。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应然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明确的预测,从而对构建全球生态文明提供理性、科学、富有智慧的众多洞见。但是有机马克思主义也存在思想局限,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正确分析、客观判断和完善认识。并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展开思考:(1)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有必要将有机哲学输入马克思主义,是否真有必要?(2)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性或现代主义思想”,是不是一种误解?由此,论述了有机马克思主义仍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 怀特海有机哲学 生态文明 后现代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实践意义10-11
  •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11-17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8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18-19
  • 第二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理论渊源19-28
  • 第一节 何为“有机马克思主义”?19-21
  • 第二节 怀特海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与比较21-23
  • 第三节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23-28
  • 第三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28-34
  • 第一节 从社会制度层面反思生态危机28-30
  • 第二节“现代性”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30-32
  • 第三节 走出“现代性”的最佳替代方案32-34
  • 第四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追求34-40
  • 第一节 共同福祉的经济学体系34-36
  • 第二节 农业应该使土壤再生36-37
  • 第三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收获智慧37-40
  • 第五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40-46
  • 第一节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40-43
  • 第二节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43-46
  • 第六章 小结——有机马克思主义未完待续46-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研究生期间所获奖励及科研成果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生霞;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J];协商论坛;2005年05期

2 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重庆行政;2005年04期

3 钟波;;抓好连队生态文明建设[J];兵团建设;2006年08期

4 林雁鸣;;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J];当代贵州;2006年18期

5 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理论参考;2006年12期

6 潘岳;;生态文明的前夜[J];w,

本文编号:1054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54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1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