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学习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00:24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学习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毛泽东 学习观 学习型党组织 当代价值


【摘要】: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他是善于学习,勇于学习,乐于学习的,他是学习的典范更是我们始终学习的榜样。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毛泽东学习观也逐步形成,他的学习理论极富哲理,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面临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性问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学习的理论并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学习的思想精髓加之自身的努力形成了关于学习的系统理论。毛泽东学习观是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对学习的看法和观点,主要对“为什么学,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和阐发,文章主要分五部分进行。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毛泽东学习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第二章介绍了毛泽东学习观的理论渊源与演进历程,主要包括萌芽、形成、成熟、发展四个阶段。第三章是毛泽东学习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的目的、内容、原则、态度、方法这五个方面。毛泽东学习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历史、自然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发展经济和管理城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学习观的根本原则,在这一根本原则指导下形成了自主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古今中外学的主要学习方法并始终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第四章主要介绍毛泽东学习观的特点、历史地位和作用。第五章是毛泽东学习观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部分。毛泽东学习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学习的思想,对于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及当代青少年的学习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学习观 学习型党组织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5-17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研究思路16-17
  • 第2章 毛泽东学习观的理论渊源与演进历程17-25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2.1.1 学习观17
  • 2.1.2 毛泽东学习观17-18
  • 2.2 理论渊源18-21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理论18-20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学习的思想精髓20-21
  • 2.3 演进历程21-25
  • 2.3.1 毛泽东学习观的萌芽21-22
  • 2.3.2 毛泽东学习观的形成22-23
  • 2.3.3 毛泽东学习观的成熟23
  • 2.3.4 毛泽东学习观的发展23-25
  • 第3章 毛泽东学习观的主要内容25-39
  • 3.1 学习目的25-28
  • 3.1.1 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25-26
  • 3.1.2 培育领导干部改善党的领导26-27
  • 3.1.3 培育合格人才促进社会发展27-28
  • 3.2 学习内容28-31
  • 3.2.1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28-29
  • 3.2.2 学习历史文化知识29-30
  • 3.2.3 学习自然科学文化知识30
  • 3.2.4 学习管理城市发展经济30-31
  • 3.3 学习原则31-33
  • 3.3.1 理论联系实际31-33
  • 3.3.2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33
  • 3.4 学习方法33-36
  • 3.4.1 善于自修,勤于反思33-34
  • 3.4.2 群众为本,实践如根34-35
  • 3.4.3 中外兼修,去粗取精35-36
  • 3.5 学习态度36-39
  • 3.5.1 谦虚谨慎,从不自满36-37
  • 3.5.2 毫不懈怠,从不畏难37
  • 3.5.3 学无止境,从不间断37-39
  • 第4章 毛泽东学习观的特点、历史地位和作用39-45
  • 4.1 主要特点39-40
  • 4.1.1 科学性和创新性相统一39-40
  • 4.1.2 实践性和批判性相统一40
  • 4.2 历史地位40-42
  • 4.2.1 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40-41
  • 4.2.2 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41-42
  • 4.3 历史作用42-45
  • 4.3.1 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42-43
  • 4.3.2 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43-45
  • 第5章 毛泽东学习观的当代价值45-53
  • 5.1 理论价值45-47
  •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学习的思想45-46
  • 5.1.2 丰富了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46-47
  • 5.2 实践价值47-53
  • 5.2.1 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47-49
  • 5.2.2 为加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理论指导49-50
  • 5.2.3 为当代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思想借鉴50-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作者简介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福新;;学习漫议[J];群众;2007年03期

2 郅炜;;学习 学习 再学习[J];阵地与熔炉(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Z1期

3 姚海同;努力创建学习型城区[J];党政论坛;2003年12期

4 刘文香,傅凌芳;对优化中小学生学习过程的思考[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3年04期

5 李淑英;创建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学习;2003年05期

6 田承坤;试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傅景义;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认识与思考[J];工会博览;2004年15期

8 万军,刘君栩;新时代学习的“六大变化”[J];当代贵州;2004年12期

9 王启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做学习型干部[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4年05期

10 田茂松;;学习:人生最美的姿态[J];当代贵州;2007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让合作学习在逆境中重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2 吕启春;;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杜俊娟;;用学习动机培养策略课题的学习对体育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瞿春波;;浅议合作学习之误区[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时龙;;把握分析学情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基础[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6 韦彩红;;如何组织学生共享学习成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格保耿;;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钮荣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陈妙;;让数学课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浅谈新课改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10 黄春妙;;浅谈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把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行浙江东阳支行 吴新国 周龙飞;银行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西北师范大学 李瑾瑜;校长: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永寿县店头中学 刘俊锋;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全面促进有效教学[N];咸阳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要在真学习上下功夫[N];酒泉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天然;学习应该是一种终身行为[N];大连日报;2010年

6 刘继芳;浅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内涵[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蒙硕;浅谈医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翟爱霞;浅谈如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N];太行日报;2011年

9 李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制度变迁中的制度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 龚春燕;实施新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峰;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学习网络结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4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乔通;“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以宣;感知教师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荣敬;不同情绪状态对学习判断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兰翠;M00C学习平台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航;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生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左扬扬;碎片化时代下企业微课程设计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戚政霞;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苏治芳;小学中高年级“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华;提高中职生语文课堂学习动力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强敏;“学困生”的现状调查与教育转化途径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5年

10 谢平;对初中学困生学习素质提高的情感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57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57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c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