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 唯物史观 人类社会
【摘要】:马克思一生有两大重要发现,第一个发现就是他揭露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从此,研究者们研究人类历史拥有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视角;第二个发现就在于马克思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隐藏下的剩余价值规律。可以说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在这两个重要发现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唯物史观创立及剩余价值规律发现后,马克思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在经历了无数个世代的发展也会最终走向消亡,这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简单概括。正如马克思理论的形成是具有过程性的特点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形成也是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的。唯物史观创立后,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国家的问题,也可以说这是唯物史观创立后所要解决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国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国家产生前的人类社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国家是如何产生的,国家产生后至今经历了几种发展形态,国家最终会走向何处等等一些问题,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需要集中予以回答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自己的研究,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给出了我们答案,但是这些答案呈碎片状的散落的分布于马克思的著作中,需要我们予以梳理,归纳。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当中包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再一次验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巩固和发展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还可以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分析回应和解答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遭遇的理论和现实挑战,同时也为我国的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 唯物史观 人类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D0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选题背景7-8
- 二、研究意义8-9
-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9-12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12-13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形成脉络和形成基础13-47
- 第一节 形成脉络13-35
- 一、《论犹太人问题》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13-16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同体”思想16-19
- 三、《共产党宣言》中“自由人联合体”理论19-23
- 四、《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理论23-26
- 五、《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的“自由王国”理论26-31
- 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国家理论体系的构建31-35
- 第二节 形成基础35-47
-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国家理论35-39
- 二、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贡献39-42
- 三、巴黎公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42-44
- 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局限性必然会被更加理想的国家所取代44-47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基本内容47-81
- 第一节 对国家的产生的论述47-56
- 一、原始社会家庭关系的变迁47-51
- 二、生产力、分工关系的变化导致氏族制度的崩溃51-54
- 三、财产关系的变化导致维护私有财产机关的出现——国家的产生54-56
- 第二节 国家产生至今经历过的四种实践形态56-67
- 一、原始社会的崩解和奴隶制国家的到来56-58
- 二、封建制国家的形成和消亡58-61
-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61-63
- 四、社会主义国家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63-67
- 第三节 马克思对国家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67-81
- 一、国家走向消亡的基本条件67-71
- 二、国家消亡前存在一个过渡形态71-74
- 三、国家消亡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74-77
- 四、国家消亡后自由王国的到来77-81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当代价值81-95
- 第一节 再一次验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巩固和发展唯物史观81-84
- 一、唯物史观产生前对国家理论的错误认识81-83
- 二、唯物史观形成后对国家理论的科学阐释83-84
- 第二节 回应和解答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在当代遭遇的理论挑战84-91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完整性提出的挑战85-87
-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能否全面解释当代国家发展的普适性提出挑战87-89
- 三、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在苏东剧变后是否已经失败的挑战89-91
- 第三节 为我国社会主义合法性的巩固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91-95
- 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合法性的确立91-92
- 二、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和现实中确立、巩固和发展政权合法性92-95
- 参考文献95-9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97-98
- 致谢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可平;;国家理论与当代世界[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02期
2 李青宜;“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国家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03期
3 B.杰索普;艾彦;;国家理论的新进展——各种探讨、争论点和议程[J];世界哲学;2002年01期
4 吴昌uG;网络组织与国家理论的整合之可能性[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蒋超英;浅议邓小平的国家理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吴昌uG;网络组织与国家理论的整合之可能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朱华,钱陈;国家的起源、作用与演变——关于国家理论的比较分析[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仇小敏;政治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价值取向[J];学术论坛;2005年09期
9 刘功润;试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10 郁建兴,徐越倩;复兴国家:国家理论的新形态[J];现代哲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茂刚;付存清;;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性发展[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孙承叔;;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3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新玲;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高江涛;恩格斯国家理论与中国国家起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张惟英;国家理论的变化[N];学习时报;2002年
4 李青宜;阶级与国家[N];学习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启强;公共选择与立宪民主[D];厦门大学;2007年
2 曹军辉;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范式转换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超凡;国家理论:普兰g褂朊桌嗟轮鵞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杨阳;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对我国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3 王盛;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5年
4 闫永超;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隐峰;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胡俏;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7 余云海;马克思与霍布斯的国家理论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8 李亚强;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欧阳思明;熊彼德主义竞争国家理论的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许玲;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国家理论比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0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6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