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政府形象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22 21:01
本文关键词:列宁政府形象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列宁 政府形象思想 起源 进程 内容 路径 当代价值
【摘要】: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正在引导和推动整个社会实行全方位的改革,是一个正在致力于制度创新,追求公平、公正、高效、廉洁、法治、服务形象的政府。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加之部分党政干部不能抵制诱惑的“贪污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导致了公民与政府的信任缺失。因而,重塑“模范、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中国政府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和组建的政府,那么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借鉴就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列宁是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推向实践并取得成功的重要领导人,因此,对其政府形象思想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研究,形成对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系统、全面的认识,并运用其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重塑新型政府形象的具体实践,必将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为了保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本文逻辑上依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看”、“怎么办”、“怎么用”的主线;内容上把对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研究分为起源、发展历程、核心内容、推行路径及其当代价值五个方面,分析列宁是如何面对艰难的国内外环境,克服重重险阻,以塑造一个“模范”的政府形象为出发点和归宿,把无产阶级领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府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取得巨大成功的。 第一,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起源。本人认为列宁政府形象思想是在历史的客观条件与列宁的个人优秀品质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资产阶级政府腐败的本质是列宁塑造“模范”政府形象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对构建“廉价”政府的设想是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理论来源;加之列宁对政府形象问题的重视以及列宁个人坚韧、创新、追求理想等优秀品质,主客观两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了列宁政府形象思想。 第二,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发展历程。任何思想、理论都是一步步成长发展起来的。列宁政府形象思想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最终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以时间为结点,可以把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发展历程分为十月革命前、十月革命后到三年内战、1921年以后三个阶段。 第三,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核心内容。本文依据政府形象的三大要素即价值理念、行为、产品绩效,认为列宁政府形象思想是以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价值理念;以民主、公平为行为准则;追求高效、高质的政府产出,最终塑造了一个模范、高效、廉洁的“模范”政府形象。由于苏维埃俄国的官僚主义问题严重,因此,列宁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其塑造干部队伍的思想也值得我们进行专门研究。 第四,列宁政府形象的建构路径。列宁为了把其“模范”政府形象思想由理论变为实际,主要通过以下四个路径来实现:首先,通过思想建设,确保政府的理念;其次,通过法制建设,规范政府的行为;再次,通过组织建设,保证政府的产出;最后,通过文化建设,保障人员的配备。 第五,对列宁政府形象思想我们应当给以客观、历史评鉴,既要看到其科学性以及对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又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但毋庸置疑的是,列宁政府形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府形象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列宁 政府形象思想 起源 进程 内容 路径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7
- 第一章 列宁政府形象思想之起源17-25
- 第一节 列宁对良好政府形象重要性的把握17-19
- 第二节 列宁对资本主义国家剥削本质的认识19-21
- 第三节 列宁对马克思“廉价”政府形象思想的借鉴21-22
- 第四节 列宁个人的优秀品质的保障22-25
- 第二章 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演进及特点25-32
- 第一节 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演进25-28
- 第二节 列宁政府形象思想演进的特点28-32
- 第三章 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核心内容32-45
- 第一节 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32-35
- 第二节 民主、科学的行为准则35-37
- 第三节 高效、高质的政府产出37-40
- 第四节 “高、精、尖”的干部队伍40-42
- 第五节 独立、和平、共存的国际形象42-45
- 第四章 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建构路径45-54
- 第一节 加强思想建设,确保政府的理念45-48
- 第二节 通过法制建设,规范政府的行为48-50
- 第三节 通过组织建设,保证政府的绩效50-52
- 第四节 通过文化建设,保障人员的配备52-54
- 第五章 列宁政府形象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54-62
- 第一节 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科学性分析54-56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列宁政府形象思想的践行56-59
- 第三节 列宁政府形象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59-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65-66
- 致谢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水龙;市场经济与政府形象[J];桂海论丛;1995年05期
2 刘小燕;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内涵[J];国际新闻界;2003年06期
3 胡宁生;构建政府形象的哲学思考[J];江海学刊;1998年02期
4 袁曙宏;政府形象论纲——政府与公民双向回应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李力;“WT0”与政府形象重塑[J];理论界;2003年04期
6 何孝瑛;;列宁关于执政党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J];理论月刊;1986年06期
7 钱小芊;;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形成过程新探[J];教学与研究;1983年04期
8 王进芬;;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J];求实;2006年06期
9 赵宇峰;试析政府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3年05期
10 何峻;列宁依法治国思想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1080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800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