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3:0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摘要】: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源于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各方面的乱治现象,是在充分批判、吸收和借鉴资产阶级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宗教思想家的治理思想后发展起来的。同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也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经实践的不断检验和理论的不断修正,逐渐完善,最终成为科学的、唯物的社会治理观。经过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社会治理,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通过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的旨在缓和阶级矛盾、改善社会环境、维护雇佣劳动者和社会底层利益的措施和手段。这是建立在资产阶级改良意义上的社会治理;另一方面,社会治理,是指在资产阶级无法有效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情况下,依靠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及一系列无产阶级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谋求社会有效治理的实践过程。这是建立在无产阶级革命意义上的社会治理。无论是何种制度背景下的治理,马克思追求的都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维护的始终是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宗旨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而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张是高度契合的,实现社会善治美好愿景的斗争与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征程在实践路径上也是高度一致的。从本质上说,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正是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走向科学,具有独特理论品质之所在。因此,在当前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理念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和剖析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为我国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和社会治理实践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也就成了势所必然。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治理 人民群众 善治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引言9-16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2
- 1.2.1 国内相关研究10-11
- 1.2.2 国外相关研究11-12
- 1.3 研究的目标、方案及可能的创新点12-14
- 1.3.1 研究方法12
- 1.3.2 内容结构12-13
- 1.3.3 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13-14
- 1.4 概念界说:治理与社会治理14-16
- 第2章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缘起16-24
- 2.1 历史背景16-20
- 2.1.1 经济治理状况16-17
- 2.1.2 政治治理状况17-18
- 2.1.3 社会生活状况18-19
- 2.1.4 阶级与阶级斗争状况19-20
- 2.2 思想来源20-24
- 2.2.1 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社会治理思想20-21
- 2.2.2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治理思想21-23
- 2.2.3 宗教思想家的社会治理思想23-24
- 第3章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发展历程24-31
- 3.1 第一阶段(1841—1843):社会治理乱象的批判时期24-26
- 3.2 第二阶段(1844—1848):社会治理思想的形成时期26-29
- 3.3 第三阶段(1848—1883):社会治理善治的探索时期29-31
- 第4章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内容31-44
- 4.1 社会治理的实质31-34
- 4.1.1 社会治理有别于社会管理31-32
- 4.1.2 社会治理有别于国家治理32-33
- 4.1.3 社会治理的本质性33-34
- 4.2 社会治理的目标34-36
- 4.2.1 依据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追求: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35
- 4.2.2 依据社会问题关注焦点的变迁:微观目标和宏观目标35-36
- 4.3 社会治理的原则36-38
- 4.3.1 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原则36-37
- 4.3.2 坚持以人的解放为中轴的原则37-38
- 4.3.3 坚持以社会的发展为方向的原则38
- 4.4 社会治理的方式38-42
- 4.4.1 法制化治理39
- 4.4.2 科学化治理39-40
- 4.4.3 人性化治理40-41
- 4.4.4 革命化治理41-42
- 4.5 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42-44
- 第5章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特征44-50
- 5.1 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既有社会治理思想44-45
- 5.2 将“人的解放”作为社会治理的中心目标45-46
- 5.3 推崇“国家-社会-个人”的三维治理模式46-48
- 5.4 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48-50
- 第6章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当代价值50-62
- 6.1 国家层面50-55
- 6.1.1 完善当代社会治理思想与制度建设50-53
- 6.1.2 深化和创新当代社会治理思想与理论建设53-54
- 6.1.3 创新国家和政府在当代社会治理模式中的作用54-55
- 6.2 社会层面55-58
- 6.2.1 通过社会治理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55-56
- 6.2.2 通过社会治理助推社会生产力发展56-57
- 6.2.3 通过社会治理实现公民社会健康发展57-58
- 6.3 个人层面58-62
- 6.3.1 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有效治理58-59
- 6.3.2 把保障公民权利作为社会治理的目标59-60
- 6.3.3 增强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60-62
-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佐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国家治理思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彭黎明;;传统社会治理思想:社会运行的一种解释框架[J];社科纵横;2011年05期
3 余飞跃;;孙中山对中西社会治理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求索;2011年09期
4 王向红;曹阜孝;陈s,
本文编号:1083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8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