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律意义上认识并坚持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发布时间:2017-10-26 03:01

  本文关键词:从规律意义上认识并坚持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阶级与阶级斗争 生产力 启示


【摘要】: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言者-直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努力奋斗。在马克思浩瀚的著述中,阶级与阶级斗争是其核心概念,马克思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马克思明确认为:“阶级的存在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这一判断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规律论基础,它衍生出了两个基本判断: 第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当生产发展至特定阶段时,阶级将不复存在,人类将进入以消灭阶级为标志的理想社会;这表明社会主义消灭阶级的必然性。 第二,阶级的存在状况与生产发展状况具有一致性——在生产发展没有达到消灭阶级的水平之前,生产状况将决定阶级存在的状况,从而也决定阶级之间的关系状况;这表明社会主义消灭阶级的阶段性。 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消亡,其市场经济在生产力领域继续保持着活力;社会主义中国放弃了计划经济,转而选择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是运用“优胜劣汰”即贫富分化机制的发展方式。这些事实使学界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产生了质疑,不仅质疑马克思关于阶级概念的科学性和阶级斗争主张的合理性,而且质疑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本文认为:现实中两制关系发生的变化,仅仅说明人类还没有达到真正消灭阶级的生产条件,并不意味着人类不能消灭阶级,更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能最终代替资本主义。而传统无产阶级群体的式微,仅仅说明随着生产水平的持续提升,弱势群体存在方式出现了相应变化,并不意味着消灭阶级必要性的消失,更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卸载。 这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规律意义上坚持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应社会主义消灭阶级新的需要,坚持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优胜劣汰”局而,必须要对市场经济既坚持又改造,强化“促劣变优”机制。
【关键词】:马克思 阶级与阶级斗争 生产力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D6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7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10-15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5-17
  • 第二章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规律论基础17-26
  • 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17-21
  • 二、阶级的存在状况与生产发展状况具有一致性21-26
  • 第三章 马克思阶级理论受到的质疑与挑战26-40
  • 一、马克思关于阶级理论的具体设想26-29
  • 二、西方理论界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质疑与挑战29-35
  • 三、马克思阶级理论中阶级消灭条件发生的历史性转变35-40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阶级理论40-45
  • 一、市场经济的二重性40-42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运用与改造42-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兰;;马克思恩格斯论所有制与阶级阶层的关系[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2 余金成;;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主义运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5期

3 钟君;;马克思阶级理论在西方理论界的历史境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3期

4 高放,华翊;热话题与冷思考(五)——关于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01期

5 周穗明;;20世纪西方主流学术界的阶级与社会结构理论述评[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02期

6 宁光杰;对马克思阶级概念的重新认识[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02期

7 周穗明;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述评(上)[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周穗明;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述评(下)[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9 池元吉;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当代现实——西方国家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杨红良;;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在阶级理论上的分歧点[J];理论观察;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1096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096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