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

发布时间:2017-10-29 07:00

  本文关键词: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党政关系 国家治理 内在逻辑


【摘要】:在中国的党政关系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当然的领导地位,政府接受执政党的领导,成为党在公共事务领域的决策执行者,政府的核心价值、体制构成、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也取决于执政党的制度性安排。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合一型向嵌入型转变的漫长的历史变迁。这一变迁过程投射到国家治理层面,内在地决定了中国作为单一制国家特有的两位一体治理方式的变革逻辑,渐进演绎出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建设和国家成长的内在轨迹,为中国的发展奇迹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合理性支持。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
【关键词】党政关系 国家治理 内在逻辑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ZD001)子课题“中国特色的党政关系”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25
【正文快照】: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拥有合法的创制性地位,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制度设计者和实践领导者角色。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在治理理念和制度形态上与其他国家的根本区别,也使中国的党政关系必然呈现出典型的两位一体特征。在这一关系构成中,党与政府之间不是分立的权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增科;迈向善治的反腐败制度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4期

2 何增科;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3 张贺福;永葆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法治思想述论[J];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陈兴立;关于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若干理论问题[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谢岳;;试论会议制度的政治沟通功能[J];学习与探索;2008年04期

6 陈正群;执政党超越政权更迭周期率的理论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玮;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福国;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燕芬;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茜;研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行政可诉性[D];兰州大学;2010年

3 韩风兰;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公民参政积极性的提高[D];贵州大学;2009年

4 金殿伟;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轨迹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5 曾子欢;试论新时期村委会行政主体地位[D];兰州大学;2009年

6 唐彪;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红军;论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于景成;新形势下高校公安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清芳;市县关系的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张亮;腐败成本及其控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明;党政关系与党的执政方式前沿问题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11期

2 罗海林;理顺党政关系 提高党的执政水平[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期

3 陈祥骥;论邓小平党政关系思想及其发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J];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陈泰乾;理顺党政关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J];求实;1986年06期

5 陶维兵;全球视域中的党政关系——兼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视角[J];攀登;2005年02期

6 张书林;;近年来党政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1期

7 张桂琳;;规范党政关系的新视角[J];探索与争鸣;2010年05期

8 贾江华;论邓小平发展观的内容及其内在逻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邵宁;从党与人大关系的发展过程中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阶段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10 冷小青;曾长秋;;中国共产党执政运行中的党政关系[J];学习月刊;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成君;;党政关系和党的执政方式改革[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1年会文集[C];2001年

2 杨久华;;当前县级党政关系现状、原因及其改进对策[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素雄;;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初探[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崔丹丹;;内外兼修——浅析中国党政领导体制的改革方向[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宋丽娜;;党政领导体制改革新探索[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红凛;;依法执政的领导体制探析[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7 夏爱红;于萌苗;;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社会理想的升华[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郭道久;;规范党和人大的关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方卿;;现代政治文明与党的现代化[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10 黎之焕;;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探密[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省公路局太原公路分局北郊段 刘伟;浅谈和谐党政关系的内涵分析与功能特征[N];科学导报;2010年

2 季冬晓;进一步实现党政关系的法制化、科学化[N];学习时报;2010年

3 ;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发展[N];光明日报;2000年

4 张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国家治理与社会调节:和谐社会的实践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贾高建;重大问题与内在逻辑[N];学习时报;2000年

6 省政府法制办主任 宋昌斌;从讲话政策治理走向依法执政[N];陕西日报;2007年

7 李抒望 陈祥骥 魏克熹 孟光永 丁晋清;伟大的理论 光辉的旗帜[N];宁夏日报;2004年

8 宋昌斌;依法执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N];法制日报;2006年

9 张诺夫;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N];福建日报;2006年

10 辛转霞 (作者单位:市城市客运管理处);不断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N];大同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景红;党政关系动态构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孙志明;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涂小雨;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金红;论执政党的组织结构对党政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建文;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成长[D];苏州大学;2006年

6 冷小青;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立梅;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特点和完善[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梅松伟;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浩;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杨晓彦;中国党政关系的形成与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子飞;新时期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4 董少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语境下党政关系规范化论析[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08年

5 周吉鹏;列宁关于处理党政关系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5年

6 郭亚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7 高建新;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党政关系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珂;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思路[D];吉林大学;2004年

9 陈洪;我国党政关系改革与发展探析[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吴春元;论和谐党政关系的构建[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11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11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2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