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周恩来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周恩来不仅身体力行地贯彻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而且在理论上也进行不断地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各种思想和观点,其中周恩来的群众观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观点。周恩来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体现。周恩来群众观形成并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信群众:相信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相信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依靠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群众意愿;学习群众:学习群众的优秀品质和思想立场;服务群众:国家干部是人民公仆,各行各业都要为人民服务;领导群众:思想上领导群众,组织上管理群众;教育群众: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周恩来群众观的核心内容。在五十多年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周恩来群众观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成熟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指示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研究周恩来群众观对于当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周恩来 群众观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52;D239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论9-12
- 一、研究意义9
- 二、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方法11
- 四、研究创新点11-12
- 第一章 周恩来群众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12-25
- 一、周恩来群众观形成的理论来源12-20
- 二、周恩来群众观形成的实践基础20-25
- 第二章 周恩来群众观的形成过程25-33
- 一、周恩来群众观的萌芽25-27
- 二、周恩来群众观的形成27-30
- 三、周恩来群众观的成熟和发展30-33
- 第三章 周恩来群众观的主要内容33-45
- 一、相信群众33-35
- 二、依靠群众35-36
- 三、尊重群众36-38
- 四、学习群众38-39
- 五、服务群众39-40
- 六、领导群众40-42
- 七、教育群众42-45
- 第四章 周恩来群众观的当代价值45-53
- 一、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45-49
- 二、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思想借鉴49-50
- 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50-53
- 结语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芝瑶;立党为公 世代楷模——周恩来处理家乡问题的思想原则[J];领导科学;1989年02期
2 曾宪新;;源于传统 高于传统——析周恩来中国化的外交哲学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0年02期
3 杨明伟;周恩来对民主的探索[J];党校论坛;1990年07期
4 杨明伟;;周恩来形象的几个深层思想[J];读书;1990年01期
5 狄凤山;周恩来的人际艺术[J];领导科学;1991年10期
6 王凤胜;;周恩来与文艺家的密切关系探因[J];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7 方学邦;;周恩来协调艺术的特点[J];阵地与熔炉;1992年02期
8 卢再彬;周恩来统战艺术的几个特色[J];领导科学;1993年04期
9 陈答才;50年代中后期周恩来关于改革开放的思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年02期
10 ;《周恩来传》选载 在整风反右的日子里[J];党的文献;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恩来统战业绩探源[A];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C];2003年
2 姜迎春;;周恩来的“和合”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3 李畅培;;周恩来与唯物辩证法[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8年
4 ;凝风云之变,谋大事、大局、大利的时代特色[A];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C];2003年
5 曹应旺;;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研究述评[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6 鲁振祥;;建国初期周恩来的几次理论思考[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8年
7 刘景林;;周恩来经济发展思想述略[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8年
8 陈答才;;周恩来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研究述评[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9 杜魏华;王宜秋;;周恩来国防思想研究评述[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10 ;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统一战线的发展[A];周恩来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旭;周恩来外交思想探究[D];渤海大学;2016年
2 张文臻;周恩来的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6年
3 田昊帛;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的贡献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4 冯晓婷;周恩来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6年
5 孙霖;周恩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12年
6 翟新明;周恩来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韩娜;周恩来民主思想的实践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赵立秀;周恩来的农村发展思想探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9 卢伟明;周恩来抗战时期对外宣传工作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进;周恩来的决策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12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1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