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莱蒂对“巴黎手稿”的科学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30 16:10
本文关键词:科莱蒂对“巴黎手稿”的科学主义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巴黎手稿 科莱蒂 异化 自然的类存在 内容辩证法
【摘要】:虽然马克思的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1932年首次公开发表的,但对其解读形成热潮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正是在后来这一时期,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意大利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者科莱蒂以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1969年)和《从卢梭到列宁》(1969年)中的相关解读,展现了对巴黎手稿的科学主义解读范式,以期不同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图景。这一科学主义解读范式,试图认定巴黎手稿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密钥就是认为人是"自然的类存在",而巴黎手稿所引发的马克思—黑格尔思想关系论争的关键点就在于"内容辩证法"。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巴黎手稿 科莱蒂 异化 自然的类存在 内容辩证法
【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巴黎手稿’的解读”(15JDKDA02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如果我们把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前的“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1对于1932年首次公开出版的“巴黎手稿”(特别是其中的“1844年手稿”)的解读划分为两个时期的话,那么第一个时期显然指的是20世纪30~40年代以马尔库塞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一派进行的相关解读。这一解读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时中 南开大学哲学系;科莱蒂批判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的康德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本文编号:1118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1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