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中华民族复兴 中国梦
【分类号】:A849;D61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形势,经济转型任重道远,改革攻坚如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胜;当前学习邓小平理论不容忽视的两个问题[J];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2 胡巧玲,昝剑森;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髓[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3 谢保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4 齐万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5 窦凤莲;从生产力观点看邓小平理论的主题[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蔡建淮;试论邓小平理论的形象意义[J];唯实;2000年12期
7 顾浩;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J];学海;2000年03期
8 ;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和检验科技群团工作[J];学会;2000年01期
9 杨淑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伟大旗帜[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包心鉴;站在21世纪的历史方位上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时代价值[J];新视野;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玉龙;;解决突出问题 把邓小平理论学习引向深入[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2 杜明娥;;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邱信利;;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特点及指导意义[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张澍军;;论邓小平理论“三进”的战略蕴涵[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陶文楼;;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思维模式再探[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学川;;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探要[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胡明因;钱寿海;;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邓小平理论[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8 徐书华;;再论科学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9 黄志恒;;论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意义[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翁洁;;试论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深化[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嘉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作和行动开创参政党各项工作的新局面[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全国行政学院系统研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实践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3 中港四航局宣传处;邓小平理论指引四航人[N];中国交通报;2004年
4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孙殿波 作者单位 03级电信二班;邓小平理论改变了中国[N];大庆日报;2005年
6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角度研究邓小平理论[N];光明日报;2000年
7 赵曜;《邓小平理论发展研究》评介[N];光明日报;2001年
8 康凤云;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特征[N];光明日报;2004年
9 张学森;不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N];人民日报;2004年
10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炳林;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119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1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