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0-31 10:32
本文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党的中心工作是搞好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也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巩固它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市场化、信息化高速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普世价值”思潮等通过各种途径,如讲座、论坛等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政等领域迅速蔓延开来,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对意识形态的起源和发展、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分析意识形态为什么对于一个国家极端重要。面对这些西方社会思潮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我们首先要通过理论分析认清这些它们实质,对比它们在拉美、苏联等国家造成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严重后果,深刻揭示其传播的目的。我们更要通过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凝聚力、坚定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党对意识形态的监管能力、掌控大众传媒、增强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等方式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西方社会思潮 挑战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2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4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9-12
- 1.2.1 国外研究状况9
- 1.2.2 国内研究综述9-12
- 1.3 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12
- 1.4 研究方法12
- 1.5 创新与不足12-14
- 2 意识形态的概述14-20
- 2.1 意识形态的含义14-16
- 2.2 意识形态的特征16-18
- 2.2.1 鲜明的阶级性16-17
- 2.2.2 系统的理论性17
- 2.2.3 强烈的实践性17
- 2.2.4 相对的独立性17
- 2.2.5 历史的继承性17-18
- 2.3 意识形态的功能18-20
- 2.3.1 意识形态具有维护统治的功能18
- 2.3.2 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和激励人心的功能18-19
- 2.3.3 意识形态具有对错误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功能19
- 2.3.4 意识形态具有理论指导和服务的功能19
- 2.3.5 意识形态具有整合和调控的功能19-20
- 3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重要意义20-25
- 3.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论述20-22
- 3.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重要意义22-25
- 3.2.1 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护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22-23
- 3.2.2 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科学性23
- 3.2.3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3-24
- 3.2.4 有利于意识形态功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凸显和强化24-25
- 4 西方主要社会思潮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25-42
- 4.1 西方主要社会思潮25-36
- 4.1.1 新自由主义内涵25-28
- 4.1.2 民主社会主义的内涵28-32
- 4.1.3 普世价值的内涵32-36
- 4.2 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36-42
- 4.2.1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36-37
- 4.2.2 通过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我国意识形态37-40
- 4.2.3 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我国意识形态40-42
- 5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42-48
- 5.1 坚定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信仰42-43
- 5.2 加强党管意识形态的能力43
- 5.3 加强意识形态理论研究43-45
- 5.4 提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识45
- 5.5 加强学校的意识形态教育45-46
- 5.6 掌控大众传媒46
- 5.7 重视非政府组织建设,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胜刚;;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汪信砚;;在新的复杂形势下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理论月刊;2006年01期
3 曹和修;付胜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飞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书林;;“普世价值”问题出现的过程、原因及实质[J];政治学研究;2008年06期
5 李玉峰;;媒介失控——《楚门的世界》“后现代娱乐方式”所引发的思考[J];新闻世界;2009年01期
6 邵汉明,吴海霞;意识形态研究的回顾与总结[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5期
7 张雷声;;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21期
8 隽鸿飞;;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的多元化——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7期
9 赵景来;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1年04期
10 侯惠勤;;我们为什么必须批判抵制“普世价值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1121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2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