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5:04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研究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的创始人。我们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为文本依据,批判地借鉴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有益成分,并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共管理的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对于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保证我国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分析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公共管理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开展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研究,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高效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理论来源,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公共管理本质论、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规律论、公共管理方式论等。其中,公共管理本质论是基础,公共管理职能是核心,公共管理规律论是关键,公共管理方式论是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从本质上讲,是无产阶级的公共管理思想,同资产阶级公共管理理论具有本质的区别,概括起来,它具有人本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等基本特点。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就理论价值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批判和借鉴西方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武器;就实践价值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可以为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行动指南。 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进行全面深入探讨,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解读体系,体现了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二是运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等,体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公共管理 服务型政府 公共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D63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论9-18
- 一、研究意义9-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5-17
- 四、创新之处17-18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8-33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8-20
- (一) 经济条件18-19
- (二) 政治条件19-20
- (三) 社会条件20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20-27
- (一)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思想21-22
- (二) 近代欧洲的自由主义价值观22-24
- (三) 黑格尔的政治哲学24-25
- (四)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25-27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27-33
- (一) 初步形成27-28
- (二) 正式形成28-30
- (三) 成熟发展30-33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33-58
- 一、公共管理本质论33-37
- (一) 公共管理的实质33-35
- (二) 公共管理性质的决定35-37
- 二、公共管理职能论37-43
- (一) 公共管理职能的客观依据37-39
- (二) 公共管理的一般职能39-42
- (三) 公共管理的特殊职能42-43
- 三、公共管理规律论43-50
- (一) 原始的公共管理44-45
- (二) 国家的公共管理45-48
- (三) “自由人联合体”的公共管理48-50
- 四、公共管理方式论50-58
- (一) 民主型公共管理方式50-52
- (二) 服务型公共管理方式52-53
- (三) 法制型公共管理方式53-55
- (四) 高效型公共管理方式55-58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共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58-85
- 一、理论价值58-72
- (一)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58-67
- (二) 批判和借鉴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思想武器67-72
- 二、实践价值72-85
- (一)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法宝72-77
- (二)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动指南77-85
- 结语85-87
- 参考文献87-92
- 成果目录92-93
- 致谢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鹏飞;;公共性理论的兴起及其意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刘鑫淼;;试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品质[J];长白学刊;2007年04期
3 王保树,邱本;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贾英健;;公共性的出场与马克思哲学创新的当代视域[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5 沈湘平;;论公共性的四个典型层面[J];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6 郭湛,王维国;公共性论纲[J];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刘熙瑞,段龙飞;服务型政府:本质及其理论基础[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高放;马克思主义难道没有理论来源吗——“三个来源”提法不能改译为“三种史料”[J];理论前沿;2003年09期
9 张,
本文编号:1122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2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