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8:0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都在稳步前进,但却出现了结构失衡的情况。原本和谐的生态环境,在持续恶化。其中,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经济发展的模式、生态发展理念的缺失,以及在文化主体中,生态教育的失衡和薄弱的监督环节都有很大的关系。党中央面对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被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实践任务,把生态理论作为科学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理论,不仅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涉及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一些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和中国有关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进行整理与研究,以及分析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现状。认为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路径。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论文的有关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第三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的发展;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61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导论11-15
- 一、选题来源11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一)研究目的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三、文献综述12-14
- (一)国内研究现状12-13
- (二)国外研究状况13-14
- 四、研究重点和创新点14
- 五、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15-23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15-16
- (一)马克思关于生态思想的论述15-16
- (二)恩格斯《自然辨证法》中的生态思想16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征16-21
- (一)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17-18
- (二)人与自然是通过生产实践辩证统一的18-19
- (三)资本统治是造成人与自然对立的真正社会根源19-20
- (四)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20-21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特征21-23
- (一)实践性21
- (二)科学性21-22
- (三)革命性22
- (四)系统性22-23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23-35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与创新23-27
-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3-24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24-25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25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25-27
-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代理论价值27-28
- (一)深化了对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27-28
- (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28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实践价值28-35
- (一)对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价值28-30
-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价值30-35
-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35-47
-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解析35-38
-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38-40
- (一)资源面临严重危机38-39
- (二)能源日益匮乏39-40
- (三)生态物种遭到破坏40
-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40-47
- (一)思想观念上的认识不足40-42
- (二)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带来的资源压力42-43
- (三)粗放型经济的发展需要采取的形式43
- (四)城市化进程的影响43-45
- (五)不合理的消费方式45
- (六)生态保护法制存在不足45-47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47-54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47-49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47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47-49
- 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49-54
- (一)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发展经济49-50
- (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制度支撑50
- (三)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50-51
- (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我国低碳生活建设51-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57-58
- 后记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生霞;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J];协商论坛;2005年05期
2 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重庆行政;2005年04期
3 钟波;;抓好连队生态文明建设[J];兵团建设;2006年08期
4 林雁鸣;;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J];当代贵州;2006年18期
5 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J];理论参考;2006年12期
6 潘岳;;生态文明的前夜[J];w
本文编号:1132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3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