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3 13:09

  本文关键词:苏联模式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苏联模式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带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始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历程,探索历程中取得的成功经历和失误教训,都同毛泽东同志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分不开;本文分析研究了苏联模式对毛泽东同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
【关键词】苏联模式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类号】:D751.2;A84;D61
【正文快照】: 一、全盘学习苏联的原因苏联作为上个世纪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毛泽东同志在其《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凡;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1期

2 俞良早;研究苏联模式问题必须系统化和深刻化——读《苏联模式的兴衰》[J];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2期

3 张有军,赵常伟;苏联模式的衰落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4 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J];江汉论坛;2007年11期

5 王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根本否定[J];探索与争鸣;2007年12期

6 黄志雄;;在与苏联模式比较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J];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谢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9年08期

8 孙忠良;;危机背景下中国模式与苏联模式的比较[J];理论观察;2009年06期

9 任志坤;;对苏联模式合理性的一点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10 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龙闪;;俄罗斯如何克服苏联模式失败的后果?[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蔡金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扬弃[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孔寒冰;项佐涛;;苏联模式的特征及其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关系[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谢海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模式”:两种话语解读之差异[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长鑫;;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郭欣根;;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定义,内涵和内容[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7 朱可辛;;发展中的“中国模式”[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金新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何云波;;苏联模式与中国文论话语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沈杰;;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原副主任 肖枫;坚持对“苏联模式”的科学定位[N];北京日报;2014年

2 潍坊市委党校 张兰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超越[N];潍坊日报;2011年

3 范俊贞;“苏联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N];新乡日报;2008年

4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莫斯科大学教授 V.布洛夫;失败的只是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亚历山大·利洛夫 保加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保加利亚社会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马细谱 译;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解体源自内部摧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原则区别[N];学习时报;2008年

7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N];学习时报;2007年

8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杨旭;从比较视角透视中国模式[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吉力;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N];学习时报;2007年

10 南方周末记者 朱又可;中国模式是一个混合模式[N];南方周末;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形成、僵化及其教训[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邢和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张著清;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封建主义残余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外部因素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闫美娈;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郭梁浩;浅析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旭宏;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王先伟;苏联模式与中国模式之比较分析[D];集美大学;2013年

6 王亚军;苏联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7 刘颖;对“苏联模式”的经济学反思[D];河北大学;2000年

8 张冰芹;建国后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宋秀娟;论苏联模式对中苏分裂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柳民哲;苏联模式与沙俄帝国模式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36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36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