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工业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8:14

  本文关键词: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工业化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列宁 俄国资本主义 工业化


【摘要】:目前有关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对十月革命后列宁的工业化、电气化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但是,笔者还未见到从列宁早期所著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探讨他的工业化思想的成果。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不仅对俄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对西方国家工业化的缘起及工业化的发展情况都做了研究,同时还论证了工业化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重点分析了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来工业化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发展趋势。该书能代表列宁早期关于工业化的基本思想,对他十月革命以后工业化思想的变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这一著作,不仅对理清列宁的工业化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中国如何总结工业化的历史教训,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在介绍该书写作背景及全书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写作目的,重点研究了列宁有关俄国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小手工工业阶段,工场手工业阶段及大机器工业阶段,探讨了各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及其内在规律。列宁在该书中,研究了工业化与市场化之间的变化关系。笔者以列宁的分析为指导,探讨了十月革命后列宁工业化思想的发展情况,以及对斯大林的工业化和俄国工业化的实践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列宁有关工业化与市场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反思了工业化的发展历史,,对列宁的工业化思想做了简单评价,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灼荣;“广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问题”研讨班综述[J];桂海论丛;2001年04期

2 黄丽娜;国外工业化模式给湖南的启示[J];学习导报;2002年09期

3 丹尼·罗德里克;;过早开始“去工业化”的危险[J];南风窗;2013年22期

4 周玫;综合、创新、开放: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J];求实;2003年11期

5 朱月芬;;解读“新型工业化”[J];资料通讯;2003年04期

6 朱廷春,任保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城乡二元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4年01期

7 李建良;论浙江工业化及其示范价值[J];桂海论丛;2004年03期

8 ;贵州的新型工业化需要特色项目作先导[J];理论与当代;2004年02期

9 李克军,陈国宏;新型工业化:三元经济结构框架下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10期

10 马晓波,庄沈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实现现代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建荣;张正华;;云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模式研究[A];九省二区第三届泛珠三角先进制造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志勇;;论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3 晏宗新;;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道路探析[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杨玉霞;;实施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战略,大力推进沈本一体化建设[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樊新生;李小建;;工业化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以河南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旭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两种发展模式研究[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夏爱红;于萌苗;;陈云的工业化思想及其启示[A];闪烁真理光辉的思想宝藏——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任振东;;重庆市新型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结合初探[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黄西川;吴剑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与企业技术体系绿色度实证分析[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10 冀海东;;对加快乌兰察布市工业化发展的一点思考[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民青;中国必须走向新工业化[N];科技日报;2003年

2 郭兆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N];人民日报;2012年

3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魏礼群;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型工业化[N];经济日报;2005年

4 黄丽娜;国外三大工业化模式[N];中国信息报;2002年

5 易可君;新型工业化究竟“新”在哪里[N];中国信息报;2002年

6 宗之;新型工业化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张志鹏;宗教与工业化的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记者 曹松林;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州的必由之路[N];红河日报;2013年

9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 沈阳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梁启东;把握新型工业化与综合配套改革的结合点[N];沈阳日报;2013年

10 黄信 梁献玲 黄婷;在融入世界经济中推进工业化[N];广西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兆义;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工业化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郭俊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国;甘肃再度工业化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许心;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3 刘小青;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工业化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4 玛依努尔·阿不力米提;新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思考与对策[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5 江雪;贵州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途径探索[D];贵州财经学院;2009年

6 李丽;论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伍昕;开放条件下欠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选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花小;促进山东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白e

本文编号:1137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37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