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建设视阈下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03:41

  本文关键词:当代社会建设视阈下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社会建设 邓小平 民生思想


【摘要】: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客观上要求党和政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仅要关注民生,更要改善民生、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十七大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单独提出,十八大再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邓小平民生思想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实际,是新时期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珍贵的精神遗产和思想资源。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是当时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范例,许多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深思,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和科学指南,系统探析邓小平民生思想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其现实指导意义也尤为明显。 论文引言部分阐释了民生的概念及其历史来源,在对当代社会建设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论证了当代社会建设以民生为重点的原因。 第一部分邓小平民生思想形成的背景中,主要从邓小平民生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及国际背景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论述了当代社会建设视阈下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改善民生的根本路径、根本动力、根本目标、重要保证、发展战略和判断标准。第三部分邓小平民生思想对当代社会建设的启示”。本部分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探讨邓小平民生思想对当代社会建设的启示,邓小平民生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了理论,为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以人为本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以人民幸福为宗旨的中国梦的构建;同时,邓小平民生思想也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社会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可行路径,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现实启迪。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1;A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嘉梁;胡祖凤;;邓小平理论研究视域的新拓展——新时期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述评[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郑杭生;;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J];北京党史;2008年01期

3 贾建芳;;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樊秋莹;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探析[J];长白学刊;2001年06期

5 梁树发;;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J];东岳论丛;2005年06期

6 张永光;;关于社会建设概念体系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7 袁鲁宁;胡丁慧;;从空间维度谈邓小平民生观的基本特征[J];传承;2008年06期

8 李新市;;又见宏图添重彩——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社会建设思想[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王金水;;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于春梅;段松;;试论党的三代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2期



本文编号:1150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50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4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