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及其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及其价值研究
【摘要】: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社会管理就便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只是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社会管理的内涵和方式一直在不断变化发展。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那个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时的人们高度自觉,社会管理采取更高的形式——自由人联合体。在当下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首提“社会治理”,就是对社会管理的新发展、新实践。面对鲜活的社会生活,社会治理何为呢?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无可厚非,理论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尾随在社会生活之后,而不对现实生活进行某种批判、超越或引导,这样的理论就只是单纯地为现实辩护或沦为单纯的思辨。相应地,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现实生活(实践)也只能是盲目的。人类社会千百年的发展进程验证着这样一个事实:正是在科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与张力之间,人类社会这艘航船在茫茫大海中始终能找到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明确提出和实践的时间虽然较短,且思想观点论述分散,但我们应该有理论的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分散的思想观点、过去的社会管理经验以及这两年多的实践经验中寻找到某些规律性,即从理论高度认真梳理经验,形成对社会治理的理性认识,进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实践。根据研究需要,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相关概念、建构依据及历史考察。论文首先对社会、社会治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这三个概念进行阐释,这是本论文的研究起点,完成理性认识的第一步,即形成科学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得以建构的依据,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面临的社会矛盾是其建构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管理思想、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和中国传统优秀的治理文化是其思想来源,中国社会管理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管理实践是其实践基础。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内容。这是论文的重点,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历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对社会治理的理性认识。社会治理是一项实践活动,论文从客体、主体、目标、方法这四个基本方面进行提炼、概括和论证,初步完成对社会治理这项活动的理性认识,对今后的社会治理活动进行指导。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特征。特征是对思想本质属性(即概念)的反映和概括,但概念对思想本质的反映还是不充分的,需要进一步作出判定和论证,从而能更好地了解、贯彻和落实思想。本文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三个基本特征:人民性、阶级性和科学性。第四部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部分是论文的难点,也是前三部分的最后落脚点,即推理出未知的领域,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部分的研究主要也是为了归纳出今后这一议题的研究价值,希望能得到更多学科及学者的研究。认为其理论价值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实践价值就在于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推动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运转;有利于夯实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壮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5;D6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价值论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王忠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理念和规律性[J];红旗文稿;2007年13期
3 谢松明;;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孙跃纲;;辐射与转化:核心价值实现之路[J];桂海论丛;2008年06期
5 孙鹏;;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价值理想的当代意义[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6 郝孚逸;;马克思劳动价值与“普世价值”之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之八[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7 姚茂军;张明远;;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其体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帅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发展——主导”型结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29期
9 贾乐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想[J];东岳论丛;2010年09期
10 孙曼娇;孙晓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难点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考[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杨冬艳;;论公共行政核心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燕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功能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亚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层次论[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永胜;;论普世价值[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卿云;;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夏建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明辉;韦玲;;浅议马克思的价值评价思想[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张燕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功能研究[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10 戴兆国;;儒家仁道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存;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想[N];文艺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李志伟 王斯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N];光明日报;2012年
3 何金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把握的四个问题[N];光明日报;2013年
4 王云骏 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 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两会”制度 承载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理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谭怡 史冬柏;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价值理想[N];辽宁日报;2014年
6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 刘进田;60年来中国人的价值追求[N];西安日报;2009年
7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吴俊;“三个倡导”体现高度的价值自觉和自信[N];光明日报;2013年
8 包俊洪;建设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黄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陈静;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黑龙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若宇;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南大学;2012年
2 石文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站军;“伦理大战略”理论建构及其实践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姚军;奋斗论[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2 林继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D];延边大学;2014年
3 王浩宇;法治在社会治理当中的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钰;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张文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越;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许艺镪;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出发对人的价值的哲学追问[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薛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途径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9 薛洪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查国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路径探索[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8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5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