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12:30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及利益格局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可避免的导致社会出现“信仰危机”。所谓的信仰危机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危机,人们高尚的理想信念被世俗化所取代并受物欲随意左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得越发冷漠。这些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说明国民对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存在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并没有成为全民的主导价值观念。所以当前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同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然而我们可以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究其原因对症下药,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这样有利于提升和改善国民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同感,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成为人们生活中统一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实践标准。首先,本论文从价值观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涵义入手,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发展轨迹,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同所面临的困境。其次,从理论、现实、实践三个不同层面具体探究认同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关理论认识不足、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多种方式传入中国、个体认知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利益调控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都是认同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最后,对如何解决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同问题,从理论层面提出加强全民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学习,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以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满足人民的需求;在实践层面可以通过新媒体将舆论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利用多种媒介手段宣传和推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促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认同范围不断扩大,使其成为大众化并且更具社会公信力和吸引力的主导价值观念,指引我们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A81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廖小平;成海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2 张丽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多维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王玉j;邓小平的价值观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年05期
4 王成兵,张志斌;认同危机:一个现代性问题[J];新视野;2005年04期
5 林甲乙;“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李庆华;闫若曦;;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学生思想认同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1171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7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