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克思主义批判视阈下的空间命运

发布时间:2017-11-11 14:41

  本文关键词:新马克思主义批判视阈下的空间命运


  更多相关文章: 新马克思主义 空间批判 空间命运


【摘要】:新马克思主义批判视阈下的地理空间包含了诸多人化、意向性关系,其命运轨迹含蕴了从空间形塑、空间成长、空间异化到空间重构的内在演进逻辑。空间受到资本的控制并屈从于资本的逻辑,资本对利益的追逐直接塑造了资本主义城市化的空间面貌;剩余资本的第二循环、空间生产、弹性积累、时空压缩以及空间竞争等多种力量推动了空间成长;非对称交换关系下的资本全球化流动不断加剧空间结构关系的异化;资本霸权的新秩序侵占了空间主权秩序并引发一轮轮空间危机,空间重构是反对资本霸权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新马克思主义空间视角下的资本危机全球化”(GD10YLJ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时空视角下的全球性金融与经济危机”(201104909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A811;F091.91
【正文快照】: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去空间化”思潮使空间批判销声匿迹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对空间性、空间经验的关注重新回到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视野。当今空间批判理论中,以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戴维·哈维(David Harvey)和爱德华·苏贾(EdwardW.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仰海峰;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大卫·哈维;吴铭;;美国与中国经济刺激方案比较[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7期

3 戴维·哈维 ,郇建立;马克思的空间转移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4期

4 胡大平;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哈维对马克思主义的升级及其理论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陈忠;;空间批判与发展伦理——空间与伦理的双向建构及“空间乌托邦”的历史超越[J];学术月刊;2010年01期

6 冯雷;;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四个主题——对后现代空间论的批判性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7 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静;袁犁;;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古城镇再生模式探析——以丽江古城为例[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2 蔡翥,石侃;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徐晓燕;;城市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4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陈进;;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王炳社;;后现代主义艺术思维批判[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7 王永兵;;“有意味的形式”: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叙事迷宫探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8 庞弘;;分裂的快感与残破的浪漫——当代韩半岛电影中的时间形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海阔;罗钥\~;;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刘敬;余权;;人文上海:彭小莲电影中的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内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2 阎嘉;;戴维·哈维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黎慧;;民族聚居区建筑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分层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叶育成;;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次区域协调规划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宇环;;农宅空间布局与建造技术变化初探及其解释——以川东和赣中地区两个案例展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8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9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超群;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劳动力竞争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业雷;网络社会视阈下虚拟领导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郭乙廷;“人肉搜索”涉及的道德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典璋;网络背景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唐芳;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威廉·K·塔布;唐科;;当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面临四大危机[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6期

2 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J];经济学动态;2009年04期

3 何国勇;;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前景及启示[J];南方论丛;2009年02期

4 何秉孟;李千;;金融改革与经济安全——警惕“金融自由化”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干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6期

5 何秉孟;;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深刻背景和制度根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穗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主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3期

2 继红;新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02期

3 王玫;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批判[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周穗明;;西方新社会运动与新马克思主义[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黄继锋;;论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主题的若干转向[J];理论学刊;2008年06期

6 周穗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主题[J];当代贵州;2006年12期

7 桑朝流;“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04期

8 ;当代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罗歇·伽罗迪[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8年03期

9 吴清军;;从学理层面重新审视阶级的概念与理论[J];社会;2008年04期

10 胡大平;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逻辑及其效应[J];浙江学刊;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铭铭;;新马克思主义对城市规划学科体系的影响[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吴苑华;;简述“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潮[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3 赵妍;和芸琴;;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张洪波;;三代领导人对资本主义认识的比较分析[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5 王善;;试析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兼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季苹;;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Michael. A. Lebowitz;刘成刚;;市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孙咏;;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斯大林主义批判的再认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9 叶孟魁;;瞿秋白关于资本主义国际化的思考[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黄定余;;论真社会主义财产制度面临的尴尬和出路[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国;世纪性的合作: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史哲;15年:一个结论两种选择[N];南方周末;2006年

3 ;《华盛顿邮报》:中国人重新认识美式资本主义[N];中国国防报;2008年

4 ;用唯物史观构建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詹素娟;站在世界文明角度看历史[N];光明日报;2007年

6 评论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N];新华日报;2007年

7 胡培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今昔观[N];光明日报;2006年

8 潘屹;英国贵族与汤因比[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郝名玮;资本主义必将过渡至社会主义[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水石;资本主义缝隙里萌发公有制[N];社会科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蔡娟;邓小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存刚;全球化与两大制度演进[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4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志宏;马克思科学观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6 董晋骞;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再理解[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杰;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刘荣军;财富、人与历史[D];复旦大学;2007年

9 朱南松;现代化进程中的货币功能[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王越子;企业权力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都;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态度及其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永成;论列宁的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文胜;经济全球化下的台湾中小企业的因应之道[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郭海英;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辩证批判的方法论特征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4年

5 张坤;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私立大学缘起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6 宋宇文;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D];湘潭大学;2002年

7 刘世山;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认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陆保良;毛泽东、胡适、蒋介石资本主义观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翠梅;布热津斯基的共产主义“大失败”论评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宋晖;论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利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71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171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