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思想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列宁形成了丰富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思想,主要包括:纯洁性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项重要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根本目标;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进行。研究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思想,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这既是目前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研究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思想得出的基本结论。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11JZD003) 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当前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疑难问题研究”(12JDSZK025)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实现机制创新研究”(IFW12090)
【分类号】:A821;D053
【正文快照】: 无产阶级政党能否成功执政以及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最终取得完全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能否保持纯洁性。正是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列宁提出了一整套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苏共纯洁性建设和苏俄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伟;;列宁关于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思想及启示[J];理论界;2010年04期
2 舒新;;浅析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兼论中国共产党认知社会民主党及民主社会主义的缘起[J];理论月刊;2010年02期
3 冯德军;;列宁的依法执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4 赵岐山;;对列宁多党合作思想的认识[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赵子龙;;列宁的党建思想及当代价值[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6 李世达;浅析中国共产党创立时的思想理论准备[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7 蒯正明;;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的思想与现实启示[J];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8 谭元敏;;列宁对待宗教问题的政策[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茂林;;关于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的形成、发展和实质[J];阴山学刊;1992年04期
10 舒新;;从俄国革命的角度解读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兼论西欧社会民主党反伯恩施坦主义的失利[J];江汉论坛;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风云;徐冰;;列宁建党学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的体现[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孙应帅;;毛泽东对列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继承与发展[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3 张明军;;关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理性思考[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龚廷泰;;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法哲学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袁新华;刘孝云;;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资源探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吴雄丞;;第十一讲 《怎么办?》: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基础[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7 陈冬生;;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因素分析[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8 赵晓;;党的执政先进性本源探析[A];青海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获奖论文集[C];2006年
9 张曾祥;;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关系加强党的执政建设[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兰萍;;试论毛泽东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及理论[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慕良;对列宁民主集中制的重新审视告诉我们什么[N];学习时报;2008年
2 卢先福;党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N];人民日报;2002年
3 ;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N];战士报;2001年
4 何涛;列宁的执政党建设思想[N];吉林日报;2009年
5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我们热爱列宁的心情没有变”[N];光明日报;2001年
6 闻一;尾声:“战时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N];学习时报;2009年
7 黄晓辉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列宁改组廉政机构的设想及其当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中央编译局 李京洲;新版《列宁全集》译校的重要一环[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朱同广;列宁把“科社”划在“观点”之列[N];学习时报;2002年
10 林振义;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论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敬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林松柏;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赵中源;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多维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熊辉;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郑文涛;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1949年-1978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王立梅;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特点和完善[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于延晓;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勇;毛泽东执政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爱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高贺;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李守宏;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3 王传民;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林雪松;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完善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长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吉林大学;2008年
6 仲爱萍;“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文峰;新时期党的先进性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李占会;执政伦理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寿侠;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洁;论巩固并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52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25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