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的若干思考——基于精英与民众互动研究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08 13:28

  本文关键词: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的若干思考——基于精英与民众互动研究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精英 民众


【摘要】:无论是从思想传播的艰巨性和马克思主义的本身特性来说,还是从体现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的深刻性和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全貌来说,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都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方面加大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中基层党员和党外人士在内的精英个体与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包括来华外国人群体、海外华人华侨群体、中国留学生群体、近代报人群体、教师群体和军队政工群体在内的民众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与作用的研究。在精英个体研究与民众群体研究的良性互动中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课题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A811;D61
【正文快照】: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和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与接受。因此,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和经验,首先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问题。①一、马克思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跃峰;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业余宣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欧阳跃峰;;20世纪初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叶尚志;陈独秀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张小曼;寻找张西曼译《俄国共产党党纲》早期中译本[J];党的文献;2002年03期

5 张静如;;个体的独特作用和群体的合力作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4期

6 张静如;;精英史观和民众史观两个都讲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04期

7 黄慰慈;许肖生;;为有源头活水来——本世纪初海外同胞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J];党史纵横;1992年01期

8 陈明吾;;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9 陈立平;袁振英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作用[J];广东党史;2001年04期

10 田子渝;;李汉俊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杰出贡献[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林;;民族声乐风格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周春华;;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吴怀祺;;近代报刊与史学近代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丁亚元;;有效面授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甘翠华;;汉英成语修辞特点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谭贤楚;周长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恩施州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9 欧阳跃峰;;20世纪初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孔令达;;儿童对两组时间词的习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庆伟;;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与基本要求[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潘雪莲;;词典中名词释义模式的选择[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江必新;程琥;;论判例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7 阎宗彪;乔生;;腐植酸缓(控)释BB肥的创新理念和应用实践[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邹伟;段竞晖;鞠霓;饶晓亭;胡丽莉;张雪;罗邦民;;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孙景亮;;海河流域南系平原河流生态修复“乌托邦”[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林慧英;黄国清;;农业类院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延丽;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晓明;上海市部分小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展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刘小飞;上海市杨浦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夏路;论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萍;“动宾动词+宾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跃峰;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业余宣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高金山;旅俄华工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特殊作用[J];党史博采;2004年11期

3 薛衔天;关于旅俄华工联合会机关报《大同报》[J];近代史研究;1991年03期

4 杨汉鹰;梁启超介绍西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几个问题[J];江汉论坛;1985年02期

5 陶季邑;民主革命派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6 王劲;;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J];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7 邵小文;;浅析杨匏安马克思主义观的特点及得失[J];理论界;2007年10期

8 鲁阳;;杨匏安——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J];源流;2004年11期

9 曹仲彬;杜艳华;;杨匏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功绩[J];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01期

10 严铭;;社会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J];哲学动态;198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思主义入华的启示[J];共产党员;2010年10期

2 胡邦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特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3 许门友;;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传播及其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郭树勇;花勇;;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社会观[J];国际观察;2011年05期

5 顾锦屏;《列宁选集》简介[J];哲学研究;1960年Z1期

6 郑宏璋;;《列宁论反对修正主义》[J];读书;1960年09期

7 高路;折衷主义必须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6期

8 郑皎石;;《马克思致约·魏德迈》简介[J];齐鲁学刊;1975年03期

9 徐维学;;坚持继续革命 认真改造世界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2期

10 武石泗;“四人帮”鼓吹“年龄论”的反动实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英;;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邹昆辉;;建国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董瑞华;;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梁柱;;毛泽东文化观的若干问题研究[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5 郭占英;黄玉;;邓小平是把握、运用、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光辉楷模[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唐铁汉;;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7 李耀萍;;学习“三个代表” 坚持与时俱进[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8 谷丽娟;;和平与发展时代的马克思主义[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虞蛟;;浅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10 熊启珍;;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新民;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独特贡献高新民[N];大连日报;2004年

2 教授 李继武;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N];解放军报;2002年

3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N];经济日报;2003年

4 邢贲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N];人民日报;2000年

5 严昭柱;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N];人民日报;2001年

6 闫志民;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N];人民日报;2004年

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曹宣;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N];潮州日报;2007年

9 向贤彪 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副厅长;应在攻读马列原著上下工夫[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10 哲学所 徐崇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波;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欧健;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理论视域[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枢卉;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D];苏州大学;2006年

9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双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东方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福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评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舒平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丛微;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婕;论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及其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7 谢辉;对精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D];吉林大学;2006年

8 吴乐涛;马克思主义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瑞敏;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及其实践[D];安徽大学;2010年

10 沈赋涵;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6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266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1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