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国家观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10 18:02

  本文关键词: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国家观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 国家观 市民社会 生活过程 阶级统治 社会结构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矛盾 民族分裂分子 共产主义革命


【摘要】: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扬弃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彻底超越了其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抽象,阐述了科学而全面的国家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国家的前提是现实的,不再是思辩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里明确指出国家产生于现实个人进行的生产生活过程。第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了是市
【作者单位】: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处;
【分类号】:D03;A811
【正文快照】: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扬弃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彻底超越了其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抽象,阐述了科学而全面的国家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国家的前提是现实的,不再是思辩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定的个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士坤,高振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虚幻共同体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士坤,高振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虚幻共同体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高超峰,燕连福;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月刊;2004年08期

4 曹浩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概念新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2期

5 曾凡跃;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体思想及其独特视角[J];探索;2005年03期

6 王学东;《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小林昌人;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学价值[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赵涛,周嘉昕;《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5年09期

9 吴楠;朱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与社会关系思想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徐岩;《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的深层透视及其现实意义[J];新余高专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贾东海;;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史上闪光的经典——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60周年[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曾凡跃;;论《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的个体思想及其独特视角[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贾东海;;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史上闪光的经典——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60周年[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4 熊进;;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共产主义概念——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相关论述的比较来看[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马天俊;;马克思世界观的二元性——读《资本论》[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思孝;;回到马克思——马列文论学习札记[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戴劲;;马克思和胡塞尔论生活世界问题[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8 景体华;;毛泽东的发展观[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达 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原理的当代意义[N];学习时报;2010年

2 北京大学 聂锦芳;唯物史观并未止步于《德意志意识形态》[N];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聂锦芳;《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文本学研究的视野内[N];光明日报;2006年

4 本版编辑 魏小萍 聂锦芳 韩立新;聚焦《德意志意识形态》[N];光明日报;2006年

5 ;一种新历史观的诞生[N];东方早报;2012年

6 李春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在历史迷雾中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张立波;“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王菊芳(书评人);经典导读的普及尝试[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前沿动态[N];宁波日报;2008年

10 聂锦芳;掌握好“看家本领”[N];学习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伯军;《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孙云龙;“生活”的发现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粟虎;《德意志意识形态》权利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芳;《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伦理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晓s,

本文编号:1275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275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