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本质生成论的实践基础
发布时间:2017-12-21 03:2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生成论的实践基础 出处:《学术交流》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人的未确定性决定了人是在对象化活动中不断地生成自身,确证自己的本质。人又是价值的载体,人的需要本性内在规定了人会按照自己生命活动的价值尺度有目的、有意义地生成人本身。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人自身的批判本性和发展本质使人保持不断地自我超越,以达到最高的价值诉求。"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核心,只有从历史与价值双重维度对人及其本质加以剖析,才可清晰地呈现马克思人的本质生成论的实践基础。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十大理论创新”(12BZX007)子项目四“科学的人的本质”
【分类号】:A81
【正文快照】: 人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理论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把人的研究置于中心地位,而是彻底清算了传统哲学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理论误区,立足实践唯物主义,回归现实的人,重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实现人的解放这一历史目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人来源于动物,但却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兴明;对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之文化价值解读引发的思考[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邹兴明;历史与注释——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之文化价值解读引发的思考[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刘明合;;马克思交往观视角上人的三重本质探究[J];理论探讨;2007年06期
4 郭祥才;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启示[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东泽;马克思感觉观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14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31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