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司法观

发布时间:2018-01-07 12:31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司法观 出处:《理论界》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司法观 司法体制改革


【摘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司法活动十分关注,其论著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司法理论。经典作家认为法官是法律的真正解释者,审判独立是司法活动的本质属性,"同类人审判"是司法民主的有效方式,司法应当追求实质公正。但是,经典作家的司法观在当代中国遇到了一些实践难题,例如如何正确处理法官释法与司法审查、审判独立与宪法规定、"同类人审判"与司法专门化、实质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扩大法官的司法审查权,建立保障法官独立的体制机制,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引导国民树立程序公正理念。
[Abstract]:Marxist classic writers, represented by Marx, Engels and Lenin, pay great attention to judicial activities, and their works contain rich judicial theories. The classical writers believe that the judge is the real interpreter of the law. Judicial independence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judicial activities, "trial of the same kind of people" is an effective way of judicial democracy, and judicature should pursue substantive justice. However, the judicial view of classical writers has encountered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For example, how to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ges'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and judicial review,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trial and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ial of the same kind" and judicial specialization, substantive justic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an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judicial review power of judges, establish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to guarantee the independence of judges, reform the system of people's assessors and guide the people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procedural justic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A81;D916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两人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其诞生的标志。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及框架。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司法活动十分关注,其著作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正林;也论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与审判独立[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程政举;试论审判独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林晓蓉;;浅析我国实现法官审判独立的路径[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4 李琳;;清末审判独立制度的历史考察——以大理院为研究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5期

5 徐华林;;错案追究与审判独立的博弈[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6 王瑾;郭玲;;我国审判独立之再探[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6期

7 蒋惠岭;;论审判独立的最低保障标准[J];法律适用;2013年07期

8 孙姣;;浅议网络舆论对审判独立的僭越[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王具成;;几种“审判独立”的比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0期

10 程宗璋;关于设立法官委员会实现审判独立的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昆;;浅析制约审判独立的非理性社会舆论——从“胡斌飙车案”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米健;;论司法独立、法官独立、审判独立[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建华;抓住审判独立这个司改突破口[N];长江日报;2013年

2 本社记者 江淼;“审判独立”再出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3 曹三明 陈海光;维护审判独立[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审判独立“三步走”[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5 彭金冶;浅析我国审判独立的实现方式[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甘肃省民勤县人民法院 刘文基;审判独立的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局 特约撰稿 牛立志;坚持“审判独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8 胡伟;公正司法与审判独立孰轻孰重[N];法制日报;2005年

9 张 吉;审判独立:尚须制度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比学;靠什么保证审判独立[N];人民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超;清末民初的审判独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民国时期审判独立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2 孙良鸿;论审判独立[D];安徽大学;2006年

3 张建岳;论审判独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孙静文;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及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于清;民国初期审判独立改革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6 吕冰;论我国现阶段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实现[D];郑州大学;2015年

7 尚启蒙;舆论监督与审判独立关系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8 檀泽林;我国地方人大对同级法院监督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张长江;论审判独立的价值[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董慧超;审判独立内部制约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2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392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