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

发布时间:2018-01-17 19:32

  本文关键词:论邓小平的群众路线观 出处:《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改革开放 群众路线观


【摘要】:群众路线观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邓小平的民生观,邓小平反对特权与腐败,邓小平提倡如何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邓小平如何认为应该选拨怎样的干部才能真正服务群众等重要内容。这些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毛泽东思想群众观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继承与发展。既具有历史意义,在今天也具有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view of mass l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Deng Xiaoping, Deng Xiaoping opposes privilege and corruption, Deng Xiaoping advocates how to treat the opinions and attitudes of the masses correctly. How Deng Xiaoping thinks that what kind of cadres should be selected to serve the masses? these views ar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mass view and Mao Zedong ideological mass view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t is also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day.
【作者单位】: 湖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A849;D252
【正文快照】: 邓小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重要成员,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核心,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以后继承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群众路线观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其中,群众路线观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下分别论之。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良;;大国总理的民生观[J];信息化建设;2009年03期

2 王青平;何建华;;论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历史演进[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贺方彬;;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民生观[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高姗姗;;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创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5 吕宾;;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观及其实践[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贺方彬;;回顾与反思: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研究述评[J];学习论坛;2013年12期

7 吕婧珉;;开辟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新的境界[J];文教资料;2011年04期

8 曹达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生理论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刘良军;;论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峰;;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四川省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单孝虹;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N];北京日报;2009年

2 林梅;迈向现代民生观[N];学习时报;2013年

3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李映雪;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N];石家庄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后东;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理论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0年

2 张旭;毛泽东民生观及当代价值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3 田艳丽;马克思民生观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西乌兰;邓小平民生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乔智利;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生问题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6 宫雅懿;基于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延安民生发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7 秦小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民生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8 覃巍;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9 冯波;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中的民生问题[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沈兰星;马克思主义民生观视域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37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437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e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