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关于落后的俄国革命的思想
本文选题:俄国革命 切入点:苏维埃 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列宁关于落后的俄国革命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落后的俄国开始革命"比较容易",是因为俄国没有进行和平的、所谓"合法"的斗争的可能性,只能进行暴力革命,因而"革命的冲击力量异常强大";农民占人口多数,如果无产阶级能够获得农民的支持,则容易形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独特地结合起来"的态势,形成无比强大的力量,以利于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和建立苏维埃政权。但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组织社会主义社会"比较困难"。他郑重提出,俄共(布)和无产阶级"必须走向社会主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提出俄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一个"根本的任务",即发展生产力提到首位,必须展开"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即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和改革国家机关。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f Lenin's thought on the backward Russian revolution is that it is "relatively easy" for the backward Russia to start the revolution because Russia has no peaceful, so-called "legitimate" struggle and can only carry out violent revolution. As a result, "the impact of the revolution is exceptionally strong"; peasants account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and if the proletariat can gain the support of the peasants, It is easy to form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the revolution of the proletariat against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revolution of the peasant class against the landlord class" and form an incomparably powerful force. In order to overthrow the bourgeois regime and establish the Soviet regime. But after the proletariat took power, it was "more difficult" to organize a socialist society.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proletariat "must move towards socialism".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he proposed that Russia can rely on its own strength to "build socialism by one country" and must put a "fundamental task", that i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wo epoch-making tasks", that is, to carry out cultural work among peasants and to reform state organ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经典文本的阐释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6MLA003) 江苏省优势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俞良早;;论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俄国的思想——《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的讲话》研读[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6年04期
2 邓纯东;;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01期
3 秦宣;;大数据与社会主义[J];教学与研究;2016年05期
4 张雷声;;经济全球化视阈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01期
5 艾四林;;在回答重大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J];求是;2015年14期
6 许蓉;;列宁在苏俄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6期
7 徐芹;;列宁早期对俄国资本主义落后性的阐述[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国安;;习近平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5期
2 杜运辉;;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大陆新儒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5期
3 俞敏;;列宁关于落后的俄国革命的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4期
4 胡菊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生态优化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4期
5 梁树发;李德阳;;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路径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03期
6 杜学佳;;大数据与监狱工作初论[J];中国司法;2017年03期
7 徐芹;;列宁对民粹派社会主义远景论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J];江汉论坛;2015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魏南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爆——萨米尔·阿明谈当代全球化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可持续性[J];红旗文稿;2013年11期
2 汤珊红;许儒红;侯勤;;大数据:信息时代大国技术竞争新领域——美国大数据研发[J];国防;2013年02期
3 胡乐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演进[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4 刘灿;李萍;吴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创新的时代任务和基本路径[J];经济学家;2011年05期
5 希勒尔·蒂克廷;姜新旺;;关于资本主义不稳定性和当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3期
6 阿林·科特尔;W·保罗·科克肖特;李陈华;冯克利;;计算、复杂性与计划——再谈社会主义核算论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02期
7 赵士国;近代俄国资本主义的困窘[J];史学月刊;199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保国;;“跨越论”中“俄国革命”性质之我见[J];理论界;2006年S2期
2 鲍·卡加尔利茨基,夏风;俄国革命的教训与当代俄国的政治争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7年04期
3 黄力之;;列宁与俄国革命的文化制约问题[J];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4 李永晶;;苏联解体与文明进程——马克斯·韦伯“俄国革命论”的视点[J];俄罗斯研究;2011年06期
5 张有军;;从给查苏利奇的信看马克思关于俄国革命的策略[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1期
6 俞良早;;论十月起义后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三个思想转变[J];国际共运史研究;1990年02期
7 姚海;;1917年俄国革命的根源[J];俄罗斯研究;2007年04期
8 沈步珍,周太山;“俄国革命”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兼与赵家祥教授商榷[J];求实;2004年05期
9 周懋庸;;卢森堡的《俄国革命》手稿的写作和出版及其影响[J];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1981年S1期
10 孙来斌;;列宁与普列汉诺夫关于俄国革命道路的争论及其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1562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5626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