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功用价值与路径选择
本文选题:执政党 切入点:意识形态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执政党意识形态就是居于执政地位的政党所信奉并推行的反映特定经济形态和政治主体所要求的理论化的思想、价值和信仰等观念体系。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意识形态建构能够为执政党执政提供合法性资源、为凝聚民众意志提供整合性工具和为执政党获得理性权威提供说理性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提高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契合度、增升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团结性、强化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灵活性以及增进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度,可作为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选择。
[Abstract]: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party is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ideas, values and beliefs that reflects the requirements of a particular economic form and political subject, which is believed and carried out by the ruling political party. Ideology construction can provide legitimate resources for the ruling party in power, an integrated tool for rallying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nd a rational support for the ruling party to obtain rational authority. Improv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party, increasing the unity of 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party, strengthening the flexibility of 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enhancing the tolerance of 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part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path choice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研究”(2012&ZD058)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2013B34)
【分类号】:D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敬妮;熊慧;;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成长道路的分析——以湘、川籍群体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5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建鸣;;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变与常:关于社会转型方式的历史思考”历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8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执政党建设的新经验[J];党建与人才;2000年01期
2 董建萍;论执政党思维与执政党建设[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3 韩丽丽,孙乃有;从战略高度思考执政党建设问题[J];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05期
4 兰喜阳;关于执政党代表性问题的探讨[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10期
5 曾成贵;论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关多义;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尹墨莲;论执政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理论学刊;2004年05期
8 彭焕才;先进文化与执政党的建设[J];湖湘论坛;2004年03期
9 刘彦昌;论“与时俱进”语境下的执政党建设[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新生;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德芳;;从共性的角度看执政党的建设问题[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2 徐双敏;;建设新世纪学习型执政党[A];湖北省社会科学界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田芝健;;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意识[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4 李景治;;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几点思考[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福今;;试论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杨彬;;论“三个代表”思想与新世纪执政党建设[A];时代·创新·先锋队——黑龙江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田锡文;;执政的可持续性研究[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唐丽婷;;经济杀手与我国执政党建设[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曾成贵;;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的行动指南[A];湖北省社会科学界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德友;;论新执政道德范式下的执政能力建设[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姚桓;以世界眼光认识中国执政党建设规律[N];北京日报;2010年
2 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处长 黄莺;邓小平现代化视域中的执政党建设思想[N];广西日报;2014年
3 市委党校教育长 刘善敏;四中全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N];淮南日报;2009年
4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执政党建设遇到的“新形势”是什么[N];北京日报;2010年
5 吴美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三型政党:执政党建设目标的创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6 齐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执政党建设科学化[N];文汇报;2014年
7 王柏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N];太原日报;2005年
8 邵维正;治国理政与执政党建设[N];解放军报;2009年
9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 张志明;交出两大考卷形成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布局[N];南京日报;2009年
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政学院副教授、博士 周苏玉;学习是基础,服务是归宿,创新是保障[N];南方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刘慧婷;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执政党意识形态引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3 严华;中国共产党公信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丽;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侯晋雄;转型期执政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袁敬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冷小青;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毅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现实取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怀龙;建国头七年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张桂华;科技进步与我国执政党的先进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渭苹;建国初期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博;执政党应对市场经济考验[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张彦花;刘少奇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蔡艳;执政党公信力的构建形态及其时代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俊宏;执政党行政艺术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8 金你;陈云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越;论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思想的贡献[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刘少坤;列宁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及其启示[D];湖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06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0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