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科学”视阈下的人道主义

发布时间:2018-03-28 23:06

  本文选题:形而上学 切入点:历史科学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09期


【摘要】: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能知道的唯一科学是历史科学。在历史科学的视阈中,人的本质规定性与以往形而上学对人的理解有根本性的差别。本质不再是以往某种在现实之外或之后的东西,马克思也没有像后现代一些思想家一样将本质虚无化,而是把人的本质理解成"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历史的本体、主体、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的旨归。因此,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人道主义,是"现实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立足于改变人的生存现状,因而它与共产主义是一致的,是对人与自然、个体与类等斗争的真正解决,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情感与理性的交融。
[Abstract]:Marx believed that the only science that people could know was the history science.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nature stipulation and metaphysical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eings in the past. The essence is no longer something beyond the reality or after, and Marx did not turn the essence into nihilism like some postmodern thinkers. Instead,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is understood as "realistic people". "realistic people" is the ontology of history, the subject,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search and the purport of theory. Therefore, Marxism is also a kind of humanitarianism. It is "realistic humanitarianism". This humanitarianism is based on chang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uman existence, so that it is consistent with communism, a real solution to the strugg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dividual and class, and a unity of science and value. The blending of emotion and reas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A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F.费迪耶,丁耘;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林;;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存在历史定位[J];现代哲学;2016年05期

2 吴晓明;;现代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批判:马克思与海德格尔[J];现代哲学;2016年05期

3 李成家;;马克思“历史科学”视阈下的人道主义[J];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09期

4 张军;;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践”现实性——兼论其在《原理》课中的“合题”地位[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刘阳军;;略论蒋孔阳美学的性质、意义及其他——兼向阎国忠先生请教[J];上海文化;2016年08期

6 王钰;;再解“虚无主义的极致”——海德格尔视阈中的马克思与虚无主义问题[J];教学与研究;2016年08期

7 李华;;海德格尔论“存在的平面”思想新探[J];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07期

8 李昕桐;;卢卡奇现实性思想的现实意义[J];学术交流;2016年07期

9 张文喜;;从存在论基础看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教学与研究;2016年06期

10 张红军;;谁是虚无主义的“极致”?——海德格尔存在论视域中的马克思与尼采思想比较[J];现代哲学;201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汝珩;李文海;;十年来我国历史科学战线上的巨大胜利——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作[J];教学与研究;1959年10期

2 杜雅静;;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科学初探[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2期

3 徐嗣山;历史科学的对象与任务[J];江苏师院学报;1962年05期

4 ;历史科学为农民服务问题座谈辑要[J];史学月刊;1965年09期

5 王本敏;历史科学与“四化”建设——兼论干部学习历史的重要性[J];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6 苏双碧;;历史科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晋阳学刊;1989年02期

7 戴劲;;论马克思的“历史科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张晋藩;;试论“中国国家与法的历史”的对象[J];教学与研究;1958年05期

9 荆德新;历史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J];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05期

10 张文喜;;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具体化路径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田鹏颖;;社会工程哲学——马克思“历史科学”概念的启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2 沈湘平;;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科学”观念初探[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杨光海;;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的回顾与展望[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北京师范大学 沈湘平;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科学”观念[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田鹏颖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科学”概念对现代叙事方式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陈立新;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刘钝;以天文学手段研究上古史[N];光明日报;2004年

5 刘钝;科学史学科建设的重要文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卢钟锋;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中国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曹颖新;历史的新探索[N];学习时报;2009年

8 吴印;什么是规律?谁“拥有”规律?[N];光明日报;2001年

9 董欣洁;我院史学片举行“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学术报告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忠正;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科学[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8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78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