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克思的集体主义辩护——兼论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困境及对策
本文选题:集体主义 + 个人利益 ; 参考:《求实》2015年10期
【摘要】:马克思的集体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价值准则,在肯定个人利益的同时又充分强调集体在个人利益获得中的不可或缺性,最终指向生产力高度发达,消除私有制和分工,实现人全面发展和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真实的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完全统一的价值形态。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集体主义正面临着党内腐败和功利主义行为双重困境。党内腐败和功利主义行为割裂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统一关系,消解了集体主义价值准则赖以存在的根基。为此,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法治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核心价值观,遏制腐败和功利主义行为的产生。
[Abstract]:Marx's collectivism, as the value criterion of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in Chinese society, not only affirms individual interests, but also fully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collectivism in obtaining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finally points to the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To eliminate private ownership and division of labor and to realize the value form of the unity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interests in a communist society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freedom (real collective).Howev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ollectivism is facing the dual dilemma of corruption and utilitarianism.Corruption and utilitarianism in the Party have severed the unifi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interests and eliminated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collectivism values are based.Therefore,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ocialist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Party's own construction, actively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core values, and curb the emergence of corruption and utilitarianism.
【作者单位】: 泰州学院学工处;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转型时期道德教育的主体困境与实效性研究”(2014SJD767) 泰州学院教授(博士)科研基金研究项目“现代性道德危机解决的道家样态——以《道德经》为研究样本”(TZXY2013JBJJ009)
【分类号】:F123.9;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慧然;;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性危机[J];学术交流;2010年06期
2 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广华;;走出黑格尔体系的迷宫——一个另类的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杨元;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看文学与历史的关系[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J];安徽文学论文集;2005年00期
5 李艳娟;;浅析德国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重叠的原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6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中的名教观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冯雷;;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幸福观概念的全新呈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陈联俊;;行政执法意识刍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吴楠;朱虹;;马克思论人与社会的三重历史关系——重读《费尔巴哈》[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程欣;;马克思的施蒂纳批判——以利己主义问题为中心[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丁成际;;儒学与当代日常生活伦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3 张燕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功能研究[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4 龙霞;;“惟一者”真正走出了“意识的内在性”吗?——兼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阐释与虚无主义问题[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唐瀚;;试论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宗教认识论特征[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6 黄顺力;;海洋文明、海洋观念与“重陆轻海”的传统意识[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7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8 潘宁;陈香;;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个人思想的超越与批判[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与民主政治述论[A];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6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站军;“伦理大战略”理论建构及其实践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赵振鲁;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芳芳;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旭;可持续发展矛盾分析与消解[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D];吉林大学;2011年
6 庄忠正;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科学[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永振;从世界观变革看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8 袁芳;作为伦理环节的市民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宋文文;中国传统绘画的弊端批评[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姚益锋;西方音乐的扩散[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浩;“实践理性”与“伦理精神”——基于黑格尔道德形而上学理论资源的研究[J];哲学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恂;论集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2 李一平,吕飞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范畴的内涵及辩证关系新探[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张志刚;;公共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原因初探[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4 徐振江;毛泽东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J];道德与文明;1993年06期
5 ;要探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新方法[J];冶金政工研究;1997年06期
6 陆建梅;从“囚徒困境”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马永庆;牢固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J];发展论坛;2002年01期
8 高永芳;科学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J];理论前沿;2005年17期
9 陈平华;;真理实话套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7年07期
10 张玉堂;“集体利益至上论”及其历史[J];江汉论坛;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宋连群;;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杨艳颖;王宪清;;中、小学生集体主义态度的发展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刘琼豪;;论邓小平的集体主义思想[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显中;;毛泽东的公私观及其现实价值[A];毛泽东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玉文 左壮;“村官”利用职务条件犯罪该如何定性[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运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本报评论员;做忠诚党的事业的好干部[N];通辽日报;2009年
4 刘洪涛 王丹丹;让弄虚作假者承担“高风险”[N];解放军报;2002年
5 樊泳湄;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需要解决几个问题[N];云南日报;2001年
6 王淑芹;道德建设中的理论创新[N];学习时报;2001年
7 张博颖;公民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8 李杰;诚实守信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N];抚顺日报;2006年
9 东海工商局局长 孙平;关于新阶段加强工商队伍建设几点看法[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任仲平;大力弘扬时代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晶;当代大学生个人与集体利益观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房敦宝;农民集体利益表达的制度运行困境及对策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耿步健;完善、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4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5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