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阶级认识论的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25 09:06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 ; 参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03期


【摘要】: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是在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进行的。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构成了他关于这一重要问题的思想理论体系。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阶层新状况以及我国现阶段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Abstract]:Mao Zedong le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is carried out i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with capitalism. Mao Zedong'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apitalism and bourgeoisie constituted hi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n this important issue. Mao Zedong's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sue ha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is kind of influence enlightens us that we mus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various economic elements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our country,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class and stratum in our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the class struggle that exists within a certain scope of our coun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Only in this way, Only then will it be more conducive to ou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思政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A841;D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志民;;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阶层关系的新变化[J];内部文稿;2002年04期

2 陈季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卓越创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张茂民;当前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基本状况(上)[J];政工研究动态;2003年06期

4 薛立强;;妥善解决当前阶级阶层矛盾与制度创新[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吴学凡;;创新构建和谐社会阶级阶层问题的分析方法[J];前进;2006年09期

6 李强;;谨防中产阶层由“敏感”转变为“愤怒”[J];领导文萃;2009年15期

7 喻晓;关于当前社会阶级阶层的几个理论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05期

8 张宛丽;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J];社会学研究;2000年01期

9 阎志民;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中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J];新视野;2000年06期

10 姜汉;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几个特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栗守廉;;邓小平关于社会阶级阶层分析理论[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2 李国荣;;试论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的多元双重性特征及阶级阶层分析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任春蜂;;陕甘宁边区处理各阶级阶层关系的经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A];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念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七十周年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李春玲;社会阶层的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中国十大社会阶层框架[N];经济参考报;2001年

3 冷舜安;不断扩大群众基础 永葆党的先进性[N];光明日报;2005年

4 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黄有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伟大创造[N];长沙晚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宋广玉 综合;构建和谐社会有四大要点[N];南京日报;2004年

6 邓伟志;和谐社会是多元社会[N];学习时报;2005年

7 政治学所 韩旭;民主与法治: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波;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传柱;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历史、挑战、对策[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郎情;当前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冠凤;党的阶级阶层划分政策论析(1949—1966)[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丽雅;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心理与公共政策制定[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谭欢;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n

本文编号:1800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800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