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台湾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向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台湾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整体图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也不应轻视或忽视。虽然在特定历史时期,台湾地区马克思主义研究曾一度被禁止,但随着1987年台湾中国国民党解除党禁,台湾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了现实条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者和一批研究成果。对台湾地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向进行深入了解与把握,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视野,也有助于增强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自觉意识,还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Abstract]:The study of Marxism in Taiw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overall picture of the study of Marxism in China. Although the study of Marxism in the Taiwan region was once banned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with the lifting of the ban by the Taiwan Kuomintang in 1987, the study of Marxism in the Taiwan region had practical conditions. There are also some noteworthy researchers and a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s of Marxism in Taiwan is conducive to broadening and deepening our vision of Marxist research, and to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methodology in academic research.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times and popularizatio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2017) 2012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A811;D67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哲元;;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台湾——1949年后历史与现状概述[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曹玉文;马克思主义在台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06期
3 本刊记者;;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陈学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维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化基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林哲元;;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台湾——1949年后历史与现状概述[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华;;台北所藏大陆20世纪50—60年代资料过眼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陈卫平;走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台湾对大陆近二十多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述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9期
3 曹玉文;马克思主义在台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06期
4 史建国;;任卓宣:名以叶青显,文因反共多[J];粤海风;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木;;“独立”的背后是卖国——评李登辉《台湾的主张》[J];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03期
2 桂植斌;;我的首次台湾之行[J];今日湖北;2000年11期
3 王海峰;《台湾论》侮辱台湾同胞的感情[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3期
4 李家泉;台湾的李登辉和“后李登辉时代”[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张明新;热心公益事业的台湾人——大陆传媒记者访问团访台观感[J];两岸关系;2001年01期
6 默言;警惕:《台湾论》借尸还魂[J];台声;2001年04期
7 李家泉;“爱台湾”乎“祸台湾”乎 ?[J];台声;2001年05期
8 郑坚;一个台湾人的抉择[J];台声;2001年07期
9 盛志耘;亲密接触──台湾听友[J];台声;2001年09期
10 陈素;胡说八道的《台湾论》[J];两岸关系;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长安;;台湾的语文政策沿革及语文使用现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许长安;;台湾“语文台独”述评[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王楠;;台湾交流体验[A];共识(2011春刊05)[C];2011年
4 程光;;“文化台独”及其对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影响[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孔立;;台湾史研究的“兼顾史观”——评许悼云著《台湾四百年》[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6 陈锦谷;;福州与台湾的文化渊源[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7 胡澎;;试论日本殖民者对台湾妇女的“皇民化”塑造[A];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文生;;台湾社会的政治参与研究[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包恒新;;从台湾诗歌看海峡两岸之“缘”[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郭镜智;;台湾医界人士在日本殖民统治时间[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上册(1988~1994)[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薛彩云;宋秩铭:在大舞台施展自己[N];经济观察报;2003年
2 朱华颖;台湾平均每天9人自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四成台湾人认为生命无意义[N];团结报;2002年
4 马淑静(台湾);“台湾经验”是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陈晓星;嫁到台湾还好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柴黎邋袁定波;台湾法律界:大陆开放司法考试是“利好”[N];法制日报;2008年
7 尹婷婷;台湾游客在蓉吃到正宗家乡美食[N];成都日报;2008年
8 记者 黄怀 通讯员 陈七三;170名台湾人才跨海来厦求职[N];厦门日报;2009年
9 记者 吴亚明 聂传清;世博台湾馆模型亮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生、现为台湾逢甲大学交换学生 唐黎 台北大学教授 郑又平;两岸互动从“心”开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怡洁;台湾家庭在沪居住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2 刘小新;后殖民·本土论·左翼思潮[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宝华;台湾“立委”选制与立法运作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刘殊芳;清代台湾的闽南移民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学新;日本对华南进政策与台湾籍民之研究(1895-1945)[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伟伟;台湾“宪改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唐黎;中美建交以来台湾对美游说团体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陈永江;近代台湾涉外事务中的道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杜晔雯;论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影响美国对台决策的历史、特点及限度[D];复旦大学;2009年
5 钟志伟;清代台湾筑城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叶成城;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的两岸因素与中美互动博弈[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7 马真;台湾核武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胡若愚;台湾在联合国所谓“代表权”问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聂学林;台湾民粹主义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舒瑶;“台太”的社会融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7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897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