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魂
本文选题:非意识形态 + 新唯物主义 ; 参考:《红旗文稿》2015年18期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理论界存在着以非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倾向,以至于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属性。本文认为,从学理上说,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产主义之魂,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几乎所有重大原理和概念、范畴的正确把握,是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加以关注的。
[Abstract]:For a period of time, the theorists have the tendency of "innovating" Marxist philosophy in a non-ideological way, so that the attributes of Marxist communist ideology system have been desalinated. This paper holds that,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discussing the soul of communism in Marxist philosophy is related t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lmost all major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of Marxist philosophy. It i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firs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立伟;;从西方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角度看“普世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4期
2 李辽宁;;“非意识形态化思潮”问题研究述评[J];理论导刊;2012年05期
3 ;编者的话[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2期
4 达维久克;季塔连科;夏伯铭;;从“非意识形态化”理论到“重新意识形态化”观念[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2期
5 莫斯克维切夫;谢遐龄;;“非意识形态化”理论的产生[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2期
6 俞汲深;;关于“非意识形态化”问题的两个概念[J];世界知识;1989年19期
7 朱贵平;;从“非意识形态化”到“再意识形态化”——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质剖析[J];探索与争鸣;1990年05期
8 杨桂生;论非意识形态化及其演变[J];学术交流;1994年01期
9 杨魁森;评“非意识形态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10 格拉诺夫;东原;;“重新意识形态化”——克服精神危机的企图[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永刚;王炜;;文学: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性构成——关于文学本质界定的一种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谭志图;;要关注和研究当前文艺“非意识形态化”思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王汝秀;;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先进文化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仲阳;“普世价值”:西方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当代表现[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马建辉;“社会主义文化方向与当前文艺”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6年
3 刘忠德;要时刻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瑞英;让社会科学给人们更多的智慧[N];光明日报;2001年
,本文编号:1906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0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