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晚年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境域

发布时间:2018-06-05 11:42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 + 恩格斯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7期


【摘要】:如何延拓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及其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史境域,无疑需要从历史的深处探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轨迹,通过分析各种否定和误读恩格斯晚年思想的观点,穿透各种理论争论的"雾霾"。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及其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命题,自当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维度聚焦恩格斯参与创立、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贡献。尤其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权威的阐发者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实践传播,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阐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张,集中展现出时代命题所赋予无产阶级的使命和抉择。
[Abstract]:How to extend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Marxism and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of ideological theory, it is undoubtedly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track of the classical Marxist writers from the depth of history, and to analyze all kinds of viewpoints of negating and misreading Engels' thoughts in his later years. Penetrate the "haze" of various theoretical debates. To study the basic proposition of Marxis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ideology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Engels' participation in the establishment, defend and develop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f Marx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ideological history. Especially after the 1870s, Engels, as the authority of the Marxist scientific system, devoted himself to promoting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and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stand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larifies Marxist ideology, and shows the mission and choice of proletariat entrusted with the proletariat by the proletariat.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研究”(15ZDA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机制研究”(14BKS07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蕾;郑文范;;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与社会思想的双重维度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赵守智;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贡献─—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J];北方论丛;1995年04期

3 赵毅;;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16期

4 张秀琴;批判的向度及其旨趣:马克思与哈贝马斯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孟庆艳;;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科学性的阐释[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黄力之;;市场经济过程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验证与纯审美论的幻灭[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3期

7 陈书静;;马克思与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李菊霞;;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维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蒋富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邓文飞;谭头红;;马克思与马尔库赛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贺翠香;;知识、话语与意识形态——福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推进和发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馨宇;回归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基础[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7年

2 孟丽荣;有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李莹;有机马克思主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4 夏寒;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5 吕展红;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后世的演进[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亚楠;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一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冬梅;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9 吴苏龙;邓小平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李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81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981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