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9 22:25

  本文选题:基层民主 + 村民自治 ; 参考:《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国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马克思关于人民自治思想和其制度理论的完美结合。村民自治制度属于中国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当中的重要一环。她的存在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符合现在农村社会现实,在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不断完善当中。 通过对村民自治制度施行过程中现阶段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问题主要包括:村民自治选举过程当中贿选严重;村民自治过程当中的暴力问题;村民民主参与意识不强;村“两委”管理过程中的不协调问题;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召开难;村委会由于经济原因开展工作难;乡镇对村民自治事务干预过多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诱发原因本文也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原因从而得到了如下解决方式:内外着手规范选民与选举者的行为,斩断贿选的利益链条;合理分配,群防群治,杜绝暴力事件的发生;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村民素质,,增强其民主参与意识;和谐“两委”关系;以及几个其他问题的解决方式。 本文主要采用了访谈方法。通过访谈获悉村民自治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自己先前所掌握的资料相对比,从而找出问题的所在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本文同时采用了文献梳理法与归纳法。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对村民自治制度的概念给予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对村民自治制度由来发展方面给予比较精确地概述。提出现阶段村民自治制度施行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给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进而分析这些问题原因从而找到解决方式。 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首先,查阅的资料有限,有几个资料时效性不是很强。其次,有几个观点是自己在借鉴学者研究基础之上形成的自己的观点,略显生涩,理论性不强。再次,访谈的对象十分有限。最后,由于理论水平有限,对村民自治制度的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Abstract]:China's grassroots democratic autonomy system i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Marx's thought on people's autonomy and its system theory. Villager self-government system belongs to the important link of Chinese grass-roots democratic self-government system. Her existence has made the rural face change dramatically, which accords with the present rural social reality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ural social progress. This system has been improvi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now.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illager autonomy system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re found.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serious bribery in the process of villager autonomy election; violence in the process of villager autonomy; lack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of villagers; disharmony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 village "two committees"; The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meeting or villagers' meeting is difficult to be held; the village committee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its work because of economic reasons; the village and township have too much interference in the villagers' autonomy affairs and so on.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are obta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efforts to standardize the behavior of voters and electors, to cut off the chain of interests of bribery;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mas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o put an end to the occurrence of violent incidents; omni-directiona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illagers from various angles, strengthen their consciousnes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harmo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mmittees", and solve several other problems. This article mainly adopts the interview method. Through interviews, we know th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illagers' autonomy system are compared with their previous information, so as to find out where the problems are and how to solve them.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literature combing method and induction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give a more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to the concept of villager autonomy system. This paper gives a more precise outline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rs' autonomy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new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illagers' autonomy system at present, and gives a more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n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find solutions. The main shortcomings of this paper include: first, the limited access to data, there are a few data timeliness is not very strong. Secondly, there are several points of view formed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scholars, slightly acerbity, not strong theory. Again, the interview is very limited. Finally, due to the limited theoretical level, the research depth of villager autonomy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38;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洋;阎金涛;郝宇斐;;村民自治与农村中的选举制度[J];消费导刊;2008年16期

2 王欣堂;;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3 熊娜;;国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1期

4 史志英;;浅谈村民自治[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1期

5 李国珍;;少数民族地区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行为分析——湖北长阳龙舟坪镇7村庄的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6 刘长江;;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级党组织[J];唯实;2005年11期

7 刘欢迎;刘雪颖;;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选择——基于对农村治理体制变迁历程的考察[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余微;李学军;;村民自治:我国农村改革的伟大探索与实践[J];当代经济;2009年07期

9 赵京国;;坚持和完善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5期

10 贺东航;;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内卷化”现象的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高民;;试论村民自治制度的法制保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浩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走向——从国外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视角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党国英;;论村民自治与社区管理[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征汉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全国“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A];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00年

5 姚武太;;从村民自治层面浅析我国基层民主政治[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6 谢方意;;嬗变与挑战: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换研究[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晓蔚;;试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太军;施从美;;现行乡村关系的张力及其成因分析[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9 李文辉;;“车轮型”模式乡村关系的构建——以广东省村民自治为例[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10 梅宇;;审判权、行政权与村民自治之冲突与协调——以涉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尔滨师范大学 王福兴;村民自治制度:一项伟大的创造[N];光明日报;2008年

2 郭兆钧 丁军 刘怀远;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架起民主监督桥梁[N];延安日报;2009年

3 江迪;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多管齐下[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宋开文;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N];四川日报;2008年

5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士 甘满堂;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N];福建日报;2009年

6 朱雪军;全国政协村民自治制度专题调研组来赣[N];江西日报;2004年

7 安徽省农委主任 张华建;弘扬大包干精神推进农村改革[N];农民日报;2008年

8 张周虎 贺家明;水城县长效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N];六盘水日报;2009年

9 中共云浮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朱正国;推行活力民主 实现阳光村务[N];南方日报;2008年

10 刘中伟 张银侠;风雨三十年 “三农”换新天[N];四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福营;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忠禹;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村民自治权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于毓蓝;转型期苏南农村基层民主的政治文化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5 何晓杰;“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袁松;富人治村—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董红;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巧玲;农村改革中农民推动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秦海燕;资源约束、利益网络与“老板”村干部[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余卫东;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桂芝;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邢峰娜;村民自治制度困境分析[D];山西大学;2012年

3 黄宜宝;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4 张政;完善我国村民自治制度探究[D];湖北大学;2012年

5 高阳;村民自治制度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杨晟斌;村民自治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7 罗复苏;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一剑;晋东南地区村民自治制度中宗族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雷;村民自治制度与地方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10 陆伟同;村民自治制度下村干部的角色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10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10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3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