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7-15 11:43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不仅忠实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原则、基本观念、基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脉相承,而且又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ist cultural view reveals deeply the universal law of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ocialist cultural vie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faithfully inherits the basic principles, basic concepts and basic ideas of Marxist cultural view, but also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builds on the futur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view is the lates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view.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校机关;
【基金】: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S050)
【分类号】:G120;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代尧;何海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1年07期

2 王雪竹;;中国共产党加强文化建设的伟大历程与经验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前线;2011年11期

2 陈晓梅;;论当前文化建设中应把握好的十大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国际;创新文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6期

2 李秀华;创新发生与实现的文化底蕴探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3期

3 张国富,康建利;论全球化与文化创新[J];中州学刊;2003年06期

4 李兴昌;文化创新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5年20期

5 黄松;;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动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7期

6 钱陈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探究[J];商业时代;2010年33期

7 陈晋;毛泽东的文化创新之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曾伟东;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利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伊宝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处理好几种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张晓;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创建与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谢印红;;新时期文化馆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佐;;道德与人性的中西视角——制度变迁的文化选择[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永申;;文化现代化的若干问题[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戚军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群文工作之我见[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汤一介;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创新[N];中国艺术报;2002年

2 金星华(作者为国家民委文宣司司长);继承中发展 发展中创新[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高延青;推进民族文化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刘定昌 王毅;在创新中铸造先进文化[N];解放日报;2001年

5 陈会新(作者系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长);实践“三个代表”推动思想文化创新[N];经济日报;2001年

6 安徽省杂技团 李蕊;以“五个创新”促先进文化发展[N];安徽经济报;2001年

7 本报评论员;推进西部文化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梁衡;积累 批判 创新[N];学习时报;2002年

9 吴君雯;以创新构建 民族文化产业大省[N];云南日报;2002年

10 本报评论员;活跃方式 坚持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泓瑾;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文化整合[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牛华;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刘晓宏;福建省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4 陈国俊;数字音乐商务模式创新初探[D];厦门大学;2006年

5 纪延昌;新中国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韩丽;鲁商文化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磊;新世纪中国文化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8 周书剑;中国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演进及趋势[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晓梅;陕西省遗址文化遗产资源管理模式变迁及创新[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杨凯;中国舞蹈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与发展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23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23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1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